贺烽看着自己脑海中那不断靠近的红点,他知道,张德柱的表现,不会让自己失望的,尤其自己还给前线的锋线上加了双保险,那种氏兄弟的西军也不是吃素的
贺烽再一眼,看向自己的后方,他能在沙盘情报系统里看到李德忠正带着自己所部人马,朝太原的方向疾奔
贺烽低头沉思,心中闪过一抹不舍
两军长时间对垒,粮草及军械武备的供给是第一条,也是立足根本
消耗战比的就是谁更有耐心,
而耐心,显然来源于物资的充盈,所以李德忠这一条线就显得格外重要
贺烽也知道,这面前的大宋禁军只要长时间的与自己对垒,必然会寻着机会摸除自己的粮道
到了那个时候,这粮道的负责人就至关重要
贺烽自然知道这个位置的险要,可目前为止,自己身边能信得过的人均有摊派,若不是实在没办法,贺烽也不愿意让李德忠涉险
两军若是势均力敌,其中一方哪怕多出一点优势,就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不断被扩大,进而影响整个战局!
可如今自己以西北一隅的力量,对抗整个大宋,这其中依靠时间上拖延而得来的优势,显然并不属于自己
自己眼前的禁军,若是情报没有错误,便是那上四军中剩余的三军……
按照大宋的军制,上四军每军下辖左右两厢,共六个军都,满编的时候都在一万五千人以上,这加在一起就是四五万精锐
而反观自己一方,虽在兵力上略高于上四军,但自己麾下的兵将,都是一路走来混编的各路人马
有太原城里整编的左厢一、二军,也有太原城的城泛守军,有当初陇安军的一部,自然也有锐锋军之中的一部,亦有刚刚收服的西军……
兵力上虽合计七万有余,但不论是单兵素质还是团体编练上,想必定不如上四军这一类常年稳定在编的军阵更加精锐
两军相持既然找不到破敌的捷径,大概率就会趋于没有期限的拖延对垒,而这样做显然对镇朔军不利……
为今之计,只有一条,做个圈套,等着上四军自己钻进来
而这种能调动上四军的圈套,也只有一个——自己的粮道
可若是上四军的人持重而行,偏偏就不愿意出击,那一切圈套就都白费
所以,想要让上四军主动截取自己的粮道,就需要有一个必要的理由,一个让上四军不能继续拖下去的理由……
但这个理由,现在贺烽还想不出……
贺烽看向自己面前众人:
“记住,前锋不得主动与敌交战,拖住即可!”
“各部严防死守,不得给敌军一丝一毫的机会,在谁那出的事,自己提人头来见!”
贺烽少有的冷峻,掷地有声的下令
“是!”
“是!”
……
众将领命去了,贺烽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第367章 草民钱百万,见过侯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