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容易出现故障,这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最后,田雨指出了勃朗宁M1935手枪在秘密战斗中的独特优势:“在米国,这款手枪极为常见,无论是民间还是军警都广泛使用。这意味着在我们执行秘密任务时,它能够完美地融入环境,不会引起任何怀疑。而且,由于其广泛的使用,补给也非常轻松便捷。”
田雨的讲解条理清晰,每个优点都辅以实际的战斗例子,让队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勃朗宁M1935手枪的卓越性能。队员们听得频频点头,对这款手枪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
听完田雨的对勃朗宁M1935手枪的全面介绍,大家一致认为,改用这种手枪更适合欧美战场的行动环境。刘铮当场拍板,声音洪亮地命令道:“第一战区,立刻行动!把库存的所有勃朗宁M1935手枪空运到军工厂进行改装,确保每支枪都调整到位;同时,把所有9*19mm子弹送到特种兵训练学校,让大家进行实弹适应性训练,务必熟悉新武器的性能。”命令下达后,整个基地迅速运转起来,工厂灯火通明,训练场上枪声阵阵。
而行动时候的子弹,则由刘英安排米国的情报中心的队员,直接在米国做好后勤支援。刘英细致部署,要求为每个队员准备十个装满子弹的弹夹,确保补给万无一失。这只是模拟行动的一个小细节,但团队深知,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因此,包括米国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口音,都有驻米国的情报中心的老队员过来传授和审核,他们模拟街头对话、日常习惯,甚至纠正队员们的发音错误。为的就是多一分安全保障,行动中的意外太多了,谁也不敢保证行动一定就胜利,一定很顺利,正如俗话所说,“行事在人谋事在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行动的细节根本不需要刘三去安排,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行动指向,任务书里精确到分钟和地点;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如遭遇巡逻队或突发封锁,都有几套备用方案作为补充,确保万无一失。刘三直接走到潜艇中心司令部,步伐沉稳。此时,被消灭的值班人员已经被队员们迅速拖了出去,血迹被清理干净。刘三环视四周,看到旁边十几部电台整齐排列,眼睛不由发亮。这要是在刚参加八路军新一团的时候,那可都是宝贝,能换来宝贵的情报;可现在,战场升级,这些设备只能让他眼睛一亮,便果断安排队员:“将所有密码本收集起来,小心保管。这些密码本可比电台值钱多了,是无价之宝,能破解敌人的通讯网。”
半小时后,所有作战小组长集中到潜艇基地司令部,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味。他们依次报告各自的情况,声音铿锵有力:总共消灭敌人一千八百六十三人,缴获三千二百吨潜艇六艘,两千五百吨潜艇两艘,队员无一伤亡,弹药库、油库和防空炮都安然无恙,没有一丝破坏。刘三将情况快速汇报给刘英后,直接通知在入海口守候的十艘海军的潜艇,命令它们立即进入码头停靠。他留下四个战斗小组负责保卫和引导海军的十艘六千吨级潜艇,自己则带领缴获的所有六十辆卡车和十六个战斗小组,引擎轰鸣,向四十公里外的杰克逊维尔机场驶去。
喜欢。
第838章 细节制胜:从枪械选择到机场清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