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肆!”
     “将军!”张牛角咬牙看着张新,眼中似要冒出火来。
     “退下!”张宝怒道:“滚出去!”
     张牛角握拳,狠狠剜了张新一眼,跺着脚出去了。
     待张牛角离开,张宝沉默了许久,艰难的开口道:“阿新,除此之外,你可还有良策?”
     “新实无策了。”张新轻声道:“将军调度全城,城中形势到底如何,将军应当比我清楚。”
     “广宗城破之后如何,将军也应当比我清楚,望将军早下决断。”
     张宝眉目纠结,看向堂中其余三将。
     “尔等以为如何?”
     “小张帅所言,确是眼下最好之策了。”左豹面露悲戚之色,“某自广宗突围而来,最是知道汉军残暴。”
     “汉军若是破城,必屠百姓!我军与其困守孤城坐以待毙,倒不如从小张帅之言,这样至少还能保存一支黄巾。”
     “胡才,你觉得呢?”张宝看向胡才。
     “属下以为,左帅之言有理。”胡才表态道。
     李乐:“是啊是啊。”
     “这么说,你们都认同阿新所言了?”
     三人对视一眼,抱拳道:“请将军明断。”
     张宝似是下定了决心,看向张新:“我军突围以后当如何?你可有思量?”
     “全军向北,取渔阳以自守。”张新答道:“渔阳地处边塞,自古以来便是苦寒之地,如今时节已近大雪,汉军又多是南人,不耐严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我军退至渔阳,汉军就算要追,亦要等到明年开春,冰雪消融之际。”
     渔阳郡的位置,便在后世首都那一带,每年下雪的时间大概就在大雪前后。
     只要开始下雪,汉军的粮道不通,自然就没办法再追了。
     张宝又问:“若论严寒,代,上谷二郡亦然,又有太行天险可以据守,为何不取此二郡?”
     “二郡北临草原,南临太行,人口稀少,不利我军以后。”
     这两年张新随张宝游历过不少地方,因为知道黄巾要起义,所以他对各郡的人口,经济等方面都做过了解。
     这两郡的人口加起来都不到渔阳郡的一半,更别提北边还有鲜卑人。
     东汉朝廷庸弱,鲜卑年年寇边,若是黄巾取这两郡作为根据地,都不用大汉朝廷出手,光是鲜卑人就够黄巾喝一壶的了。
     张宝再问:“若来年汉军再来,渔阳无险可守,我军如何当之?”
     “来年汉军未必会再来了。”张新神秘一笑。
     “此言何意?”张宝面露疑惑之色。
     “西凉。”张新缓缓说道。
     “西凉?”张宝一愣。
     他们人在河北,关凉州什么事?
     张新继续说道:“自本朝立国起,羌人便不断叛乱,如今我等起事虽然失败,但汉廷亦是元气大伤,羌人必定趁机反叛。”
     “若羌人趁此时机入寇关中,汉廷必调皇甫嵩大军平叛,届时我军可在渔阳秣马厉兵,向东攻取辽东四郡,以为根本。”
     北上渔阳,向东吞并辽东四郡,继而虎视幽州,是张新这几个月想出来的,黄巾唯一可行的战略了。
     别的地方,根本无路可走。
     至于羌人会不会乱?张新一点都不担心。
     史书上写着呢,过两天北宫伯玉就会联合边章,还有韩遂这个三国第一反骨仔造反了。
     只要拖到明年三月,十万羌人杀入关中,看大汉朝廷慌不慌。
    喜欢。
  

第4章 对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