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陛下可还记得刘贤?[2/2页]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三月流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名义上还属于朝廷,但实际上,除了靠近三辅的北地、汉阳、安定和武都四郡,其他地方早就不受控制了。
     可若是有了这速成之法,组建骑兵的成本就将大大降低,成本低了,就能组建更多的骑兵!
     到那时,收复凉州不成问题。
     刘宏闻言意动,问道:“诸位爱卿觉得大将军之言如何?”
     “大将军所言有理。”百官纷纷赞同道。
     他们都能看得出来,张新进献的马中三宝有何等价值。
     刘宏又看向使者,“张新送的那一万匹战马什么时候到?”
     之前为了平定凉州之乱,刘宏将除了祭祀用的马匹以外,其他全给了皇甫嵩,雒阳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战马了。
     “回陛下。”使者躬身,“黑山贼肆虐冀州,中山、常山、钜鹿、魏等郡皆受贼害,因此这批战马是由涿郡入河间,再经渤海,往青州方向绕道而来,可能还需一个半月。”
     “既如此。”刘宏沉吟道:“就由太仆寺先将马具造好,待战马送到,一并给皇甫嵩送去。”
     “唯。”太仆张延应道。
     “嗯,那个谁。”刘宏指着先前修马蹄那个工匠道:“朕封你为考工左丞,协助太仆打造马具。”
     太仆,九卿之一,掌车马,秩中二千石。
     下辖有考工令一人,主兵甲制作,以及织绶等杂工,车府令一人,主乘舆诸车,还有未央厩令一人,主马,秩皆六百石。
     考工左丞是考工令的属官,秩二百石。
     那名工匠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来雒阳修个马蹄,竟然就得了个官,一时间愣在原地。
     考工左丞诶......听起来就像是个大官!
     在同伴的提醒下,他这才反应过来,慌忙下拜道:“小人谢过陛下,小人谢过陛下......”
     “你当说,臣谢陛下隆恩才对。”刘虞使者小声提醒道。
     “臣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张卿,你带他们熟悉一下吧。”刘宏淡淡一笑,带着百官回到殿内。
     回到龙椅上,刘宏看向下方。
     “这骑兵速成之法,诸位爱卿都见识过了,诸位以为,这张新该如何封赏啊?”
     “陛下。”何进出列道:“这速成之法,不仅可以缩短骑兵训练时间,减少朝廷花费,还能让骑兵的战斗力显着增加。”
     不少官员闻言微微点头。
     你何屠夫都能骑射了,可不是显着增加么?
     “张新有此功劳,便是封个侯也不为过,更别提他还有扫平乌桓和献马之功,臣以为,可应张新所请。”
     平心而论,何进的这番言论还是比较客观的。
     马中三宝看似毫不起眼,但却能极大程度的减少骑兵训练的时间,减轻朝廷的负担。
     这省下来的钱,又可以招募更多的骑兵。
     有了更多的骑兵,就能收复更多的地盘。
     这份功劳,可不是张新在幽州打了一两次胜仗能比的。
     再加上一万匹战马,那也值个数亿钱了。
     崔烈的那个司徒才多少钱买的?
     若他是个良民,说不准还真能因此封个侯。
     列侯不好说,但关内侯是板上钉钉的。
     “大将军此言差矣。”张温反对道:“二千石大吏,国之神器也,岂能轻易与贼?即便张新有功于朝廷,又诚心请降,一个二千石还不够么?”
     “若是张新一封书信,朝廷便应他所请,日后野心之辈纷纷作乱,皆向朝廷讨要官职,当如何?”
     说完,张温看向刘宏,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渔阳太守可矣。”
     刘宏微微点头,张温的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合他心意的。
     你要什么官我就给什么官?
     那以后别人都有样学样怎么办?
     “司空此言差矣。”何进反驳道:“张新本就是无奈从贼,如今以大功向朝廷请降,朝廷却还如此吝啬,若是消息传出去,岂不是失了天下人之心?日后若有叛乱,还如何招抚?全靠打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进说完,也看向刘宏,“陛下,可记得千金买马骨之事呼?”
     刘宏闻言也开始纠结起来。
     何进的话其实也有道理。
     人家张新立功来降,朝廷都这么抠门,那日后若有叛乱,还怎么招抚?那些叛军首领还会相信朝廷吗?
     以后的事就不说了,现在褚燕还在冀州作乱呢。
     褚燕携众百万,讨肯定是讨不了的,那就只能招抚。
     可若是招抚,人家这么大势力,总不能随便给个小官打发了吧?
     起码也得是个二千石。
     褚燕聚众作乱,都能得个二千石,张新立功来降,也是一个二千石?
     这说出去谁能服气?
     别的不说,万一张新又反了呢?
     思来想去,刘宏不能决。
     “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刘宏下了朝,身旁的张让笑道:“陛下,今日可还是去西园游乐?”
     “不去了吧。”刘宏想了想,“备车,朕要去太仆寺看修马蹄。”
     “唯。”
     张让躬身,正准备去传旨,突然一个小黄门来报,黄门侍郎刘艾求见。
     “刘艾因何求见?”刘宏疑惑道。
     小黄门道:“刘侍郎说,特来解陛下烦忧。”
     “行吧。”刘宏点头,“让他到德阳殿等候。”
     刘艾是刘宏的族弟,汉室宗亲,关系很近,为人既有才学,又有忠心。
     在宗室中,除了刘虞和刘焉,只有刘艾最得他的看重。
     黄门侍郎一职,主要负责随侍皇帝左右,沟通中外大臣,非亲信不能任。
     刘艾能得此职,足见刘宏对他的信任。
     也就是刘艾,若是换了其他大臣,谁也别想打扰他看修马蹄。
     “唯。”
     刘宏回到寝宫,脱下冕服,换了一身较为日常的装束,来到德阳殿。
     殿中,刘艾早已等候多时,见刘宏来到,行礼下拜。
     “免礼,赐座。”刘宏大手一挥,笑呵呵的看着刘艾,“爱卿说,特来为朕解忧,朕有何忧?”
     刘艾坐好,又对着刘宏一拜,这才笑道:“陛下可是在为如何封赏张新烦恼?”
     “是。”刘宏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司空与大将军所言,都颇为有理,朕实难决。”
     “爱卿既然前来,想必腹中已有良策,不知爱卿以为当如何?”
     “臣以为,可应张新所请。”刘艾答道。
     “为何?”
     刘艾微微一笑,“不知陛下可还记得刘贤?”
    喜欢。
  

第59章 陛下可还记得刘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