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军应该如何整编,其实和另一个问题有着直接的关联。
     那就是青州到底该养多少兵。
     说到底,士卒是由百姓来供养的。
     一个士卒,不仅要百姓纳粮来给他提供吃的,还要有工匠给他打造武器装备,医者为他治疗伤势,民夫为他输送粮草......
     军民比太高,百姓的负担沉重,生活困苦,极易爆发内部问题。
     军民比太低,百姓是没负担了,但同时也就没有足够的士卒以供驱使了。
     在这其中,有着两条界限。
     一百比一,和四十比一。
     军民比若是低于一百比一,也就是每一百名百姓,或者更多人供养一个士卒,那么基本上对百姓的生活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若是高于四十比一,那就属于是穷兵黩武了。
     必须狠狠地压榨百姓,才能养得起军队。
     当然了,这里的军队指的是完全脱产,只负责作战的正规军。
     那些名义上是士卒,实际上却是后勤民夫,或者是屯田兵这类不完全脱产的,不在此列。
     因为他们本身也是供养正规军的一员。
     否则兖州早就崩了。
     诸侯讨董之时,鲍信、曹操、刘岱、桥瑁、张邈、袁遗这些诸侯麾下的兵马,全部都是在兖州就地招募的。
     兖州在行政区划上虽然比青州多了两个郡,但两州的人口总数是差不多的,都在四百万左右。
     这些诸侯加起来一共搞了十几万的军队,早就超过四十比一的红线了。
     若全是脱产的正规军,恐怕不等董卓出手,兖州百姓就得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了。
     先前商议之时,荀攸对此的建议,是按照八十比一的比例,来供养五万大军。
     毕竟自从大禹定鼎九州以来,冀州素来就有九州之首的美誉。
     虽然中平元年张角闹了一波,黑山黄巾也搞了几年,导致冀州的人口有所下降,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到光和年间的水平。
     但如今的冀州依旧拥有五百多万人口,战争潜力十分巨大。
     想要完全吃下冀州,至少需要五万大军。
     原本张新对此还心有疑虑。
     袁绍入侵,青州百姓已经被剥削过好几次了。
     他们甚至都不能保证在明年青黄不接之时,家中还能有粮食吃,遑论供养大军?
     但自从张辽把大族家的钱粮都运回来后,他的心中再无疑虑。
     这么多的钱粮,莫说五万大军,哪怕是十万大军,供个一两年都没有问题!
     计议已定,张新说干就干。
     首先接受整编的,是徐荣的西凉兵。
     讨董之时,张新前后共计接收了将近两万的西凉降卒。
     后来撤军之时,由于路途遥远,他担心西凉兵的军心不稳,会造成哗变,便让他们自行选择留下还是回去。
     选择留下的人有将近三千之数。
     这些西凉兵打起仗来都是精锐,但在军纪方面就没法看了。
     于是张新从黄巾旧部中抽调了一些人出来,安插到他们之中,既给徐荣补足了三千之数,又能让黄巾旧部来教导西凉兵军纪,还能加强他对西凉兵的控制。
     一举三得。
     徐荣对此感到十分惊喜。
     在他心中,自己一个兵败来投的降将,之所以还能独领一军,那是因为张新的麾下,暂时没有人比他更懂如何发挥西凉兵的战斗力。
     他最怕的就是张新防着他,不肯给他补兵。
     等哪一天西凉兵死光了,他对张新也就没有价值了。
     可没想到的是,张新不仅将他麾下的士卒补足三千之数,给的还都是亲卫营里的精锐!
     徐荣当然知道,张新此举意在加强对西凉兵的掌控。
     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怕领导找你办事,就怕领导不让你办事儿。
     领导都不给你机会,你怎么进步?
     是吧。
     “君侯。”
     徐荣看着校场内的西凉兵,对张新抱拳道:“给他们赐个番号吧,也好与董公的西凉兵稍作区分。”
     “又是起名......”
     张新眉头深锁,看着三千西凉兵,心中突然一动。
     “既然尔等成军之时是三千人,那不如就叫三千营吧。”
     “三千营?”
     徐荣大喜,“多谢君侯赐下番号!”
     营中有三千人,就叫三千营。
     这个番号起的着实有些草率。
     但番号这种东西,不是每支军队都能有的。
     能够拥有番号的军队,无一例外全是精锐,并且还代表着他们已经挤入了自家主公的核心圈层内。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嫡系。
     比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刘备的白毦兵、曹操的虎豹骑之类的。
     徐荣找张新要番号,本就是为了试探一下,张新肯不肯看在董白的面子上接纳他们。
     只要张新愿意给个番号,哪怕这个番号再草率,也足以安抚他和西凉兵的心。
     “将士们!”
     徐荣对西凉......哦不,对三千营的士卒们喊道:“君侯给我们赐了一个番号,名叫三千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千营!三千营!”
     士卒们瞬间士气高涨。
     “三千营的将士们!”
     张新意味深长的喊道:“希望尔等日后莫要负了三千营之名!”
     “必不辱三千营之声名!”士卒们齐声喊道。
     “好好整军吧。”
     张新看向徐荣,“三千营如何作战我不管,全部交由你来负责,但我军的军纪一定要宣贯下去。”
     “若是日后三千营的士卒出现劫掠百姓、奸淫妇女之事,我先斩你!”
     “请君侯放心!”
     徐荣此时干劲十足。
     从三千营出来,张新又去了赵云那里。
     之前吴匡一共带了六千多的雒阳兵过来,这些雒阳兵被张新分了三千给赵云,让他镇守华阴。
     其他的已经被吴匡送掉了。
     雒阳禁军大多来自河南、河内以及河东等地,恰好青州兵中也还有一些河内兵。
     这些河内兵都是张新征讨白波黄巾之时招募的。
     后来他上任青州,也是凭借着这支河内兵打败了徐和。
     河内兵原有两千多人,经过数场大战之后,如今已不足两千之数。
     张新又从白波黄巾那里抽调了一些河东兵,给赵云补足五千之数。
     赵云自中平二年追随他以来,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他早就想给赵云一支军队作为奖励了。
     这五千士卒全部来自司隶,其中还有三千曾经做过禁军的精锐。

第390章 整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