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色,“实不相瞒,坚虽出身江东,然从小到大,却从未钓上过鱼......”
     张新双手叉腰,看向孙坚身旁的两名少年。
     “文台,琨琨今日没来么?这两位是......”
     两名少年的年纪都在十七八岁左右,此时也在打量着他,眼中隐隐有着激动之色。
     一人身高七尺八寸左右,另一人则是七尺五寸左右。
     高一些的少年面容阳光开朗,矮一些的少年俊美异常。
     平日里,张新对自己的颜值还是很有自信的,但在这两名少年面前,竟然感觉有点自惭形秽。
     “好帅啊......”
     讲真,他一个男人看了都感觉有点心动。
     “哦,我给君侯介绍。”
     孙坚指着阳光少年笑道:“此乃坚之长子,孙策,字伯符。”
     “策拜见君侯。”
     孙策再次躬身行礼。
     “孙笨?”
     张新闻言心中一动,看向俊美少年。
     “那这个少年,该不会就是周瑜了吧?”
     果然,孙坚指向那名俊美少年。
     “此乃庐江舒县人,姓周,名瑜,字公瑾......”
     孙坚介绍了一下周瑜的来历。
     在黄巾起义之前,孙坚在徐州南部的广陵、下邳两郡历任县丞。
     他的家眷自然是跟着他到处迁居。
     可以说孙策的童年,就是在徐州长大的。
     “难怪当初文台死后,还在寄人篱下的孙策就能请出张紘,为他制定下扫平江东的战略,原来还有这么一份香火情在。”
     张新恍然,继续听着孙坚说。
     后来黄巾起义席卷天下,徐州也乱了起来。
     孙坚受诏前去平乱,便将家人迁到了相对安全一些的寿春。
     那时的孙策才刚刚十岁,便少年有志,到处结交名士豪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孙坚南征北战的这几年中,孙策在寿春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都传到了隔壁的庐江郡。
     周瑜便是在那时慕名前往寿春,与孙策结交。
     后来诸侯讨董,周瑜便劝孙策将家人迁到舒县,暂住在周氏族中。
     在舒县,孙策也结交了许多名士,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投奔。
     “难怪小黑胖子会说,猘儿难与争锋。”
     张新心中惊叹。
     那会孙策才多大啊?
     十岁出头,就懂到处结交名士了?
     而且那些名士还不嫌弃他年纪小,争相投奔!
     要知道,孙氏的出身可并不算好。
     这说明什么?
     说明孙策要么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魅力,要么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
     亦或是二者兼有。
     无论是哪一点,这都是个天生的主公之才!
     也难怪世人会称他为江东小白......小霸王。
     张新想起自己十岁出头那会,突然感觉有点惭愧。
     那会自己每天就想着放学回去玩......
     今日之前,张新对孙策的印象还停留在轻而无备,和他老爹一样,是个短命鬼。
     今日之后,他对孙策的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张新心中惊叹:“若文台之言属实,当初孙策要是不死的话,小黑胖子还真不一定搞得过他。”
    喜欢。
  

第405章 孙策和周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