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5章 斩魔行动(二)[1/2页]

暗刃如锋 喜闻乐见的高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40年6月,蓝党政府正式成立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简称“军技室”),整合了此前分散的密码破译力量,标志着“华夏黑室”进入系统化运作阶段。
     军技室由军统密电研究组、机要室研究组和交通部密电检译所合并组建,延续了1938年雅德利在陪都创立的“华夏黑室”的破译职能,专门针对倭寇密电开展情报工作?。
     该机构下设侦听、破译等六个小组,成为抗战时期华夏密码破译的核心力量?。
     作为“华夏黑室”的奠基人,米国密码专家赫伯特·雅德利(化名罗伯特·奥斯本)于1938年受邀来华,主导破译团队培训及技术指导。
     其团队曾破译倭寇以《大地》小说为密码本的情报,揭露间谍活动。
     雅德利于1940年6月前后离华,并将经历着成《华夏黑室》一书?。
     “华夏黑室”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破译倭寇偷袭珍珠港的预警情报、揭露重庆大轰炸的间谍活动等,为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关键情报支持?。
     其总部设在雾都南岸黄桷垭,部分侦听机构隐蔽于“人头山隧洞”等秘密地点?。
     其实倭寇早就关注着华夏各方面的情报。
     因为倭寇计划严密,准备充分,通过潜伏、收买、贿赂等众多手段,在华夏政府、军方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情报网络。
     华夏蓝党政府与军界,缺乏信仰,腐败和失败风气盛行,这也造成了华夏蓝党政府、军界等各机构,成了漏风的筛子。
     即使管理严密、审核严苛的华夏黑室,也潜伏进入了倭寇间谍。
     不然不可能知道华夏黑室内的很多情况,就连华夏蓝党政府和军方高层的很多高官,都不了解华夏黑室内的各种情况。
     宋志早就知道华夏黑室里的一个技术员,就是倭寇潜伏进来的间谍。
     但是宋志无法直接指出,因此只是通过其他途径,将华夏黑室的情报泄露情况,呈现在了台面上去。
     也引起了戴局长的强烈关注。戴局长不愧是未来被称为“东方特工王”的人,对各种信息收集工作非常重视 ,一接到“华夏黑室”,立即意识到情报泄露。
     戴局长严令闻人凤,对现有“华夏黑室”机制和人员,再次进行审核,同时加强“华夏黑室”的保密力度。
     闻人凤当然了解“华夏黑室”的作用,因此调派人员进行内部审核,因为涉及外国人,也因此进行秘密审查。
     经过一个多月的内部审核,没有发现一丝问题,外部的调查也陷入了僵局。
     而这也引起了常校长强烈的不满。原本就对戴局长快速发展不满的军方大佬,何部长、陈部长、白总长等,都以各种借口给予施压。
     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打压戴局长的军统势力,对常校长监视各方势力的一种反抗。
     常校长可能军事能力差,经济能力也不足,但是玩弄政治确是高手,军统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他的支持。
    &nb

第335章 斩魔行动(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