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5章 回到春城[2/2页]

暗刃如锋 喜闻乐见的高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40年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春城作为西南大后方的重要城市,承担了大量来自东部沿海沦陷区的人口迁移任务。
     由于春城地处群山环绕的西南腹地,又有滇越铁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使其成为抗战时期相对安全且交通便利的迁移目的地。
     ?同济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华夏营造学社等文化机构在同济大学迁移后,也开始分批迁往李庄。
     1940年春城总户数为202,017户,总人口达1,090,513人(男559,373人,女531,140人)。
     这是昆明历史上首次出现女性人口超过男性人口的情况。
     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昆明经历了显着的人口增长 ,1937年:约14万人,1938年就激增至20.5万人(一年增长6.2万人,增长率43%)1940年为109万人(按12县区统计)
     等到了1945年了近30万人,比战前增加了一倍多。
     1940年10月,尽管春城仍持续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迁移人口,但同时也出现了向川蜀李庄等更内陆地区二次迁移的现象。
     这一时期春城人口结构发生显着变化,女性人口首次超过男性,反映出战争环境下人口迁移的特殊性。
     作为抗战大后方,春城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保存华夏教育文化资源和工业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
     看到远处西山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宋志一家三口看到了远处一片乌朦朦的瓦舍前,有些微陀的身一个影,正在眺望。
     父亲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染上斑白,瘦削的身影和满面焦虑的神情令人动容。
     当宋志发现远处的父亲,仍在那里默默等待,这一刻让他热泪盈眶?。
     宋一飞看了看流着泪的宋志,又看了看远处的老男人不知道什么情况。而叶婉莹似乎有了一些感悟。
     宋志蹲下身子,指着远处的男人 ,有些激动的说道:“一飞,那是我和你说的爸爸的父亲,你要叫爷爷!快去吧!”
     宋一飞有些兴奋的冲着远处胡老男人,喊到:“爷爷!爷爷!…”
     走来的老男人身子一顿,然后有些吃惊的看向宋志,宋志含泪的说道:“父亲!这是我儿子。”
     老男人有些踉跄的奔来,见到宋一飞,就用力抱了起来,眼里有了光亮闪动。
     当宋志将叶婉莹介绍给父亲后,宋文阁很快速的看了叶婉莹一眼,只是说着“欢迎!欢迎!回家!回家!
     宋志在熟悉的街道上,数着石板路上第四十七块裂痕的缺口,想起了报纸上说到的的34;文化三迁34;。
     而五岁的儿子正在与爷爷诉说着路途中的见闻,父亲乐呵呵的听着,还时不时的点点着头,配合着小孙子的激情。
     叶婉莹怕儿子的体重,影响了环抱着儿子的爷爷,所以正在边走边托举着儿子的小屁股。
     尽管宋志一再提醒:儿子下来,别累着爷爷。可爷爷气喘吁吁的说着“没事”。
    喜欢。
  

第345章 回到春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