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一艘荷兰?KXIV级潜艇?里,唐星正在通过潜望镜,观察着岸上倭寇的情况。
宋志非常清楚自身与倭寇的差距,这是全面的差距,因此计划中,只是要求袭击几艘倭寇军舰,在横须贺港口部署海雷,暂时阻止倭寇。
这只是为了给予猖獗的倭寇一个教训,让他们在海域里有所顾忌。
但是经过欧洲正式军事教育,也经历过宋志组织的特种培训,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全面的军事人才。
毕业于普鲁士船舶学院,在普鲁士海军潜艇部队锻炼两年,陆续宋志派遣了78人,跟随着普鲁士潜艇部队训练。
甚至跟随潜艇部队亲自参与了,针对王国、高卢等国海军的袭击,只不过倭寇与普鲁士结盟以后,华夏的这些锻炼人才,被普鲁士驱离普鲁士的海陆军。
但是小胡子是欧米各国对华友好的唯一首领,因此对于在普鲁士学习的人员,并没有统一驱离。
而且与华夏政府和沐春公司的军事商业合同,仍然按照原有合同执行,如果不是倭寇海军强大而普鲁士海军羸弱,恐怕普鲁士的亚洲伙伴就要换人了。
但是王江武与唐星是宋志不多的信任之人,因此被派来负责桂省生产基地的军事工作。
王江武负责防城港的保安团,而唐星负责海军的训练和舰艇维修。
尤其是王江武,在上次倭寇的登陆作战之中,表现非常突出,可见欧洲留学和宋志早期军事教育的影响。
这也带来了唐星对于此次计划的雄心。
唐星此次带来的五艘潜艇,乘坐人数按照正常要求是210人左右。
荷兰K
XIV潜艇正常60人左右,携带20枚鱼雷和40枚水雷,而普鲁士VII型潜艇陈乘坐人员44人,携带鱼雷14枚。
唐星接手潜艇部队以后,进行了大量的改造。
潜艇本身携带的武器,进行了缩减,带上了一个三十五人的特种作战中队。而且携带着大量的弹药和炸药。
荷兰K—XIV潜艇的改造是以多携带水雷为主,这样能对倭寇造成更大的伤害。
1940年10月的横须贺港口,夜色浸透了帝国的野心与疲惫。
海风穿过防波堤的裂缝,带着铁锈与柴油的气味,在空荡荡的码头上游荡。
月光时而被云层吞没,时而像聚光灯般打在海军工厂的巨型龙门吊上,投下宛如钢铁巨兽的影子。
远处,训练舰的汽笛声划破寂静,与电报室断续的滴答声交织成诡异的韵律。
几个值更兵拖着步子走过营房,靴底碾碎了几张散落的军票,而酒吧窗内传来《军舰行进曲》的走调哼唱,混着廉价烧灼喉咙的嘶吼。
更远处,移民船的甲板上,刺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而平民蜷缩在货箱后,听着引擎的轰鸣越来越远——这座港口城市的每一寸空气里,都弥漫着膨胀、躁动与无法言说的沉重,如同一场暴风雨前的低气压。
五艘潜艇静悄悄的游弋到横须贺港口。
&n
第352章 海湾袭击(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