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当然了,人家不叫某某社,人家叫某某学会。
     且这些学会竟然也会摆摊招新,如今正是一年一度新人入学的日子。
     此次参加江南书院考核的据说有将近三人千学子。
     录取人数却是十取一,只有不到三百人。
     这三百人都是新鲜血液,于是各大“社团”开始卯足了劲招人。
     古代的文人学子爱抱团,其中同乡是最容易拉近关系的。
     江南书院虽然说还是本地学子占比更重更多。
     但因为是面向全国招生,所以也有不少外地学子。
     这些外来学子会情不自禁一起抱团取暖。
     所以各府的学子几乎都有“学会”。
     卫辞就看到有徽州学会在招人,因为是同乡,程佑安看到后觉得很亲切,拉着卫辞就要去入会。
     大家都是同乡,同在异乡为异客,看到老乡自然会觉得亲切。
     只是徽州学会人不多,就几个人,没有成什么气候。
     最热闹的还是他们江南本地人的学会。
     因为大家都是本地人,所以划分的更加细致。
     比如虽然同为江南人士,但你是东林的,我却是西陵的,哪怕大家同属一府,那也是两个帮派。
     所以这些学会人多,所以难免有书院里极为出众的才子在。
     这些才子会在固定的日子出来讲学,传授经验。
     比如东林学会里就有书院里着名的学子,在每月九十十一三天,进行轮流讲课。
     学院里所有人都可以来听,但东林学会要收费的,学会里的人可以免费。
     收来的钱,他们一部分会给讲学的才子,作为辛苦费。
     另一部分则为学会所有,拿来建设学会。
     钱越多,学会建设的越好,发展也就越快速。
     等这个学会的人将来考中举人,进士,当了官,他们天然就是比别人更加亲密的党派。
     当然了,不是东林的人士,也可以申请加入东林学会。
     但必须要本人才华极为出众才可。
     卫辞看到江南书院遍收天下才子,又在学校搞朝廷这种党派的雏形,不由得有些担忧。
     如此这样下去,将来江南书院出身的学子必会成为朝廷最大的党派。
     作为上位者没有不忌惮底下臣子结党营私的。
     江南书院这么搞,迟早会引来上头的注意,说不定哪一天就自取灭亡了。
     卫辞有些担忧将来有一天,他在江南书院读过书,会不会成为将来他向上爬的拦路石。
     东林文会前围了许多人,很多人都渴望加入进去。
     东林学会不缺人,因此招新也严格。
     他们今年招新的考题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是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东林学会这些年有些招摇,之前很多学子已经走去朝堂。
     看着微末时结下的友情,这些人同气连枝,已经有了点气候。
     近期书院已经有人开始批判东林学会结党营私,不是好事。
     东林学会自然不可能认这个说法,所以他们开始仗着人多势众,打击对他们发表意见之人。
    喜欢。
  

第115章 入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