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顾忌,不能太高调,让人知道他是个大贪官。
鉴云阁若是肯对每位买家的身份进行保密,有些人也就少了点顾忌,花起钱来也更痛快。
同时,也免得有些故作清高的文人一听说有商人也买了银镜,就觉得失了格调,不愿买了。
鉴云阁的第一批五面水银镜最终共卖出了四万三千四百两白银的高价。
只凭着五面镜子就把尔雅的前期投资全部赚了回来,尔雅对此十分满意。
不过她没留下这些钱,而是一股脑全送给了昌泰帝。
昌泰帝收到钱,听人说了尔雅的售卖方式,惊讶水银镜暴利的同时。
又觉得尔雅真是个天生的商人的赚起钱来还真是花样百出。
接下来尔雅也没有写作素把水银镜推销全国,如今水银镜还是个稀罕物。
又是独家售卖,连个抢生意的都没有,她不想那么快就让水银镜变得家家户户都能用上。
所以鉴云阁开始每月只做一次生意的售卖模式。
为了让别人认为水银镜制作非常困难,制作手续极其复杂,制作成本也十分高昂。
鉴云阁对外宣称水银镜制作十分难得,以目前的水准,每月最多只能做三面镜子出来。
因为太过珍贵,所以鉴云阁不会给任何一面镜子定价。
鉴云阁出产的每一面水银镜,都由它的主人为其定价。
你觉得它值多少钱,你就出多少钱,最后价高者得。
鉴云阁不会透露每一面镜子的买家,但会透露每一面镜子的售价。
且每月都会将售卖水银镜总售价的百分之一用于做善事,比如施粥,或者捐给京城的慈幼安等。
如此新奇的售卖方式,让鉴云阁每逢“开价”那日都极其热闹,也极具讨论度。
甚至连京城小报都跟着插一脚,每次鉴云阁“开价”的第二天。
京城小报都会报道,本月鉴云阁三面镜子一共卖出了多少钱。
只是鉴云阁这种售卖方式,虽然热闹,每面镜子也能卖出高价。
但终究卖的镜子太少,赚的钱有限。
尔雅很快就不满足只赚这点钱,但是她又不能自己坏自己的规矩,放出更多的镜子售卖。
于是她起了在各府城开鉴云阁分店的想法。
京城是没搞头了,可大周地方大着呢。
鉴云阁的水银镜以及售卖方式已经通过京城小报传及全国各地。
京城以外的人早就好奇,这个京城小报上提及的水银镜究竟照人有多清晰。
也对鉴云阁的售卖方式十分稀奇,若是鉴云阁在各大府城开门售卖水银镜,相信也一样能得到热烈欢迎。
尔雅说干就干,第一家分店她远在了青州。
那里是她的老家,资源人脉都不缺。
可惜水银镜的生意她已经和昌泰帝合伙了。
昌泰帝又是个只收钱不出力的,什么事都要尔雅操心。
不然尔雅一定会选择与荣家人合作,荣家的人脉资源遍及全国。
跟他们合作特别省心,荣家还从来不坑尔雅。
喜欢。
第327章 鉴云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