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实属冤枉。
着即调回京城,恢复御史之职,仍掌监察百官之权。
其在贬所遭受的冤屈,着户部赐银五百两以示补偿!”
旨意一出,殿内瞬间响起整齐的叩拜声:
“陛下圣明!”
唯有黄首辅跪在地上,眼神阴森可怖。
他万万没想到,小皇帝竟然下手如此之狠。
当机立断削了他的首辅和辅政之权,这意味着他从此再无插手朝堂要务的资格。
他想反驳却又不能,皇帝终究是皇帝,哪怕他还没亲政,他在朝堂下的旨意也是不容违逆的。
最终他只能咬着牙,声音沙哑地叩首:
“臣…臣领旨谢恩,陛下圣明。”
秦珩看着他狼狈的模样,心里松了口气。
随即转向卫辞和沈思之,语气缓和了些:
“卫太傅、沈阁老,今日多亏二位卿家秉公执言。
搜集证据揭穿贪腐之事,护得朝堂清明。
往后朝中之事,还需二位多费心辅佐,莫让奸佞之徒再钻了空子。”
卫辞与沈思之忙上前躬身行礼:
“臣等遵旨!定当尽心辅佐陛下,不负先帝嘱托,不负天下百姓!”
秦珩点了点头,又道:
“大理寺审理黄明、张启元一案,需每日将案情奏报内阁,不得有丝毫隐瞒。
另外,江南盐运司空缺,也要立刻拟定合适人选。
务必选清正廉洁、通晓盐务者接任,莫再让贪腐之辈坏了盐税要务。”
说完这些秦珩才抬手道:
“今日朝议便到此处,众卿退朝吧。”
百官再次叩拜后,依次退出大殿。
黄嵩背已经挺的直直的,路过卫辞身边时,他停下脚步。
眼神阴鸷地盯着卫辞,低声道:
“讼之今日好手段,老夫认栽,往后咱们走着瞧。”
卫辞面色平静,淡淡回了句:
“卫辞随时恭候。”
黄嵩冷哼一声,越过卫辞大步流星离开了。
卫辞与沈思之并肩走出殿门,沈思之忍不住感叹:
“陛下今日之举,倒是让人刮目相看,看来咱们此前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卫辞眼中满是欣慰:
“陛下聪慧过人,只要咱们悉心辅佐,待他亲政之日,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沈思之连连点头,转头却又道:
“今日虽挫了黄嵩的气焰,却未能伤其根基,日后怕是还有波折。”
卫辞望着远处的宫墙,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只要能拖到陛下亲政,一切便有转机。
如今黄嵩行事定会收敛,咱们正好趁此机会推行新政。
我已拟好奏折,想在科举乡试、会试中加入算学。
培养更多能办实事的人才,沈阁老以为如何?”
沈思之早就知道卫辞的想法,他不是正经科举走出来的文官,自然也更能理解卫辞的心思,点头笑道:
“此计甚好!如今朝中多是只会吟诗作赋的文官,缺乏懂算学、善理财的人才。
加入算学正好能弥补此弊,我与你一同递上奏折,咱们争取早日推行。”
喜欢。
第401章 弹劾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