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拜,就拜这些真正沾过泥土、流过血汗的人。”
卫辞传令地方官员,
“我卫辞,受不起。”
渐渐地,街头的童谣变了调,开始唱那些丈量土地的衙役、核算税册的文书。
卫辞的名字仍在百姓口中流传,却少了几分神化,多了几分实在。
就像说起一个为民办事的官,而非一尊遥不可及的神。
卫辞站在书房里,翻着新送来的《农事辑要》。
指尖拂过“集百吏之智”那行字,终于松了口气。
他要的从不是一朝一夕的万民敬仰,只想让那些田埂上的人能踏踏实实种好自己的地,不必再为苛税流泪。
至于名声,他不是不要,而是野心更大。
他要的不是眼下,是名垂青史!
他要后世提起他时,无论哪朝哪代,谈及治世能臣都绕不开他的名字。
他要做天下文臣的榜样,成为钉在历史梁柱上的那块铁。
任凭岁月如何冲刷,依旧能让后世记得他卫辞!
新政有条不紊的在全国推行,卫辞也从一开始忙的没工夫吃饭睡觉,慢慢清闲下来。
卫辞从来没忘过自己还是秦珩的老师,因此有了时间后他继续每天给秦珩上课。
秦珩如今出了孝,太后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给他挑选未来的皇后人选,等秦珩大婚后便可亲政了。
帝王成婚是大事,国母的人选自是慎之又慎。
只是想要选出一位令朝臣满意,皇太后点头,皇帝也喜欢的国母何其难也。
这段时日,朝堂上已经吵了两场架了,未来皇后的人选却始终没定下来。
这件事卫辞不是很想管,左右他没闺女,皇后无论如何不会是他女儿,他操这心干啥。
可身为辅政大臣,皇上的婚事他还真不能不闻不问。
且这事总在朝堂让大臣吵来吵去也浪费时间。
卫辞想着他到底当了秦珩那么多年的老师,索性还是问问当事人的意愿。
怎么说也是秦珩娶老婆,他喜不喜欢也很重要。
卫辞一路来到御书房,秦珩身着黄色常服正在作画。
御书房里弥漫着松烟墨的清苦气味,少年天子的侧脸在窗棂投下的光影里显得格外柔和。
褪去了朝服的肃穆,倒有几分寻常书生的专注。
“臣参见陛下。”
卫辞拱手行礼,秦珩抬眸,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将笔搁在笔山上:
“太傅来了,刚练完字,想着画两笔松松筋骨。”
卫辞夸了几句秦珩书法进益很快,接着便直奔主题道:
“陛下,这几日,朝臣们为皇后人选争得面红耳赤。
李尚书甚至跟御史台的人在朝房吵了起来。”
秦珩闻听此言随手端起茶盏,用茶盏盖撇去浮沫,声音平平:
“听说了,孙御史说应选镇国公的嫡女。
至于李大人,他想要他的孙女进宫吧,这些人吵来吵去,也没个定论。”
“陛下觉得呢?”
卫辞目光落在秦珩脸上,带着几分探究,
“毕竟是要与陛下共度一生的人,总不能全听旁人的。”
秦珩握着茶盏的手指紧了紧。
他知道皇后的人选和太傅扯不上关系,今日特意提起,定是觉得朝堂争论太过
第407章 人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