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董仲颖素来有用兵之能,他必然知道避实击虚的道理。”
     “叔父,我们该怎么办?”刘琦有些担心的问道,自从和董仲颖打过几场仗之后,刘琦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了深刻的认识,面对董仲颖他是真的打不过,甚至他还有些佩服自己,和董仲颖打了几仗,他自己还能保有江夏之地。
     对付董仲颖,刘琦觉得他的叔父刘备可能更有经验,毕竟刘备更是和董仲颖打了无数次,还和董仲颖一起煮酒论过英雄。
     刘备沉吟了许久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可供你选择。”
     刘琦大为惊讶,他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竟然能够想出三个方法。
     “上策是投降。”刘备说道,“自从董仲颖入颍川以后,我们打出的旗号变为‘替天行道,我们和董仲颖之间在政治上的冲突已经没有过去那么激烈了。您的父亲和弟弟在董仲颖处位居高位,董仲颖也需要您这样一个人物来体现他的宽宏大量,如果你愿意改换门庭,必然会得到善终。”
     “叔父,那您呢?”刘琦问道。
     “我过去曾经发誓要复兴汉室,我将往南而去,入交州,只要我活着,那么我会继续和董仲颖作战到底。”刘备回答说。
     刘琦停了一停问道,“那还有两策呢?”
     “下策是遣散老弱,放弃江夏,将所有的兵力汇聚在沙羡,沙羡有水路之便,董仲颖手上的水军不足以封锁长江,等到董仲颖的大军至,深知唇亡齿寒道理的袁术必然全力援助我们。我们外有援军和长江之险,即使是董仲颖也不一定能够战胜我们,如果我们在沙羡可以拖住董仲颖,那么假以时日,董仲颖的威望必然受到损害,有可能会发生变故。”
     刘琦对于这个策略也犹豫了一下道:“我们真的能够在沙羡顶住董仲颖吗?”
     刘备只说了一句话:“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刘琦不甘心,又问道:“那么还有中策呢?”
     刘备说道:“守夏口。夏口若在我们手上,大半的江夏郡可以保全,只要董仲颖退去,江夏依然在我们手上。”
     刘琦道:“上策虽然有利于我,但是不利于大汉。下策过于被动,即使此战能够击退董仲颖,我们必然会成为袁术的附庸。只是守夏口?”
     “沙羡毗邻袁术,袁术必然全力救援。但袁术真的会如同沙羡一般全力救援夏口吗?”刘琦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听闻苍梧的士燮素有忠义,我打算去苍梧处寻求帮助。”刘备说道,“我去短则二月,长则半年多半就会回来,这时候整个夏口就要交给你了。”
     刘琦有些担忧的对刘备说道:“叔父,你不会一去不复返吧?”
     刘备郑重地对刘琦说道:“人无信不立,备借的到人马,借不到人马,必然会回到夏口,和你一起奋战的。”
    喜欢。
  

第575章 刘备的三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