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疏漏?”
“下游州县预警为何迟缓?”
“溃堤处所用物料是何规格?何人监理?”
质问声此起彼伏,恐慌迅速转化为寻找责任人的愤怒,殿内气氛骤然紧张,如同即将沸腾的油锅。
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姜淮缓缓抬起了眼。他没有看向激愤的同僚,也没有看向惶恐的工部官员,他的目光越过大殿,投向窗外那片被宫墙分割的天空,眼神深不见底。他上前一步,玉笏微举。
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周遭的声音却奇异地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御座上的隆庆帝,都不自觉地聚焦到他身上。
姜淮的声音不高,却清朗沉稳,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三。”
殿内彻底安静下来。
“其一,即刻选派得力干员,持节钺,携太医、药材、粮食,星夜兼程前往灾区,主持救灾事宜。首要之事,是活人性命,安置流民,防治大疫。”
“其二,令户部、工部即刻核算府库钱粮,开通紧急拨付通道,并迅疾从周边未受灾州府调集物资,水陆并进,驰援灾区。同时严令沿途关卡,凡救灾物资,一律放行,不得延误。”
“其三,”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方才互相攻讦的几位大臣,声音加重了几分,“溃堤之责,必要彻查,水落石出,以儆效尤,以安民心。然,非此时刻。
此刻,举朝上下,当同心协力,共抗天灾。若忙于内讧攻讦,徒乱人心,延误时机,则百姓之苦深矣,朝廷之失大矣!”
他的话,像一块冰投入沸油,瞬间止住了所有的喧嚣。
没有激昂的情绪,只有冷静到极点的剖析和不容置疑的务实。既点明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也堵住了即将爆发的党争倾轧。
隆庆帝凝视着姜淮,紧绷的下颌微微松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和倚重。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姜卿所言,方是谋国之论。即刻拟旨,就依此三条办理!姜淮,”
“臣在。”
“朕命你暂领赈灾抚慰使,总揽救灾事宜,一应人员物资调度,皆可便宜行事!若有怠政阻挠者,先斩后奏!”
“臣,”姜淮深深一揖,声音无比坚定,“领旨谢恩!”
他直起身,目光再次扫过群臣,那一刻,他是一位临危受命、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统帅。
朝堂上的空气,因他的存在而重新凝聚起来,一种沉重而有序的力量开始取代最初的恐慌与混乱。
退朝的唱喏声中,官员们鱼贯而出,许多人围向姜淮,急切地询问细节,领取指令。
姜淮站在大殿中央,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地下达着一道道命令,身影在巨大的蟠龙柱和尚未熄灭的宫灯映照下,显得格外挺拔,也格外沉重。
殿外,天色已然大亮,但铅灰色的乌云正从天边层层涌来。而殿内刚刚平息下去的关于黄河的咆哮和百姓的哀嚎,似乎仍无声地回荡在梁柱之间,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喜欢。
第293章 急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