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绝的世界,找到共存的频率。
     “何时启程?”他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日后月圆。”使者留下符纸与玉简,身影渐渐化作金光,“仙界信物流堂能守诺。若事成,仙凡两界的物流通道,或将为你们敞开。”
     金光消失后,灵堂内静了许久。林风捡起地上的账本,指尖还在发抖:“师父……我们真的要送仙界的文书?这要是出了差错……”
     “没有差错。”蒯迪元将玉简小心翼翼地放入特制的玉盒,“我们送过凡人的家书,送过修士的灵材,送过海底的珍宝,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守住托付,完成闭环。仙界的文书,也只是一份更特殊的包裹而已。”
     赵安看着那叠两界流通符,若有所思:“弟子刚才细看符纹,发现与我们融合了流云诀和锁灵术的新符有些相似,只是更注重‘平衡而非‘引导。或许……我们可以用融合之道改良乾坤箱,让它更好地承载仙凡灵力?”
     “好主意。”蒯迪元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召集青云门的弟子,他们的流云诀擅长调和灵力;再请龙宫派来的鲛人帮忙,他们的潮汐诀懂平衡之道。三日后的月圆夜,我们要用最稳妥的法子,让这份文书走遍该去的地方。”
     接下来的三日,物流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弟子们将所有乾坤箱搬到月光下晾晒,青衫弟子用流云诀梳理箱身的灵力,灰布弟子则在箱内铺上古鲛绡,鲛人使者用尾鳍轻扫箱底,留下淡淡的潮汐纹。蒯迪元亲自绘制两界流通符,将因果道印的灵力注入符心,让凡间的因果线与仙界的秩序纹在符纸上交织。
     第三日傍晚,雪停了,一轮满月悬在天际,清辉遍洒昆仑。白玉广场上,三十六个乾坤箱整齐排列,每个箱子里都放着一份玉简副本,箱身的光纹在月光下流转,既有凡间的温暖,又有仙界的清冽。
     “出发!”蒯迪元一声令下,弟子们背起箱子,分向不同的方向。赵安带着一队人往四海龙宫去,他的缩地成寸术已融入潮汐诀,脚步踏在雪地上,竟泛起淡淡的水纹;青云门的大弟子则领着另一队往下界去,飞剑上挂着的乾坤箱,用流云诀托着,飞行轨迹平稳得像在镜面滑行。
     蒯迪元亲自带着送往昆仑主峰的文书,踏着月光走向琼楼。路上遇到静心庵的师太,老尼看着他箱身的光纹,合十道:“蒯堂主这流通之道,竟真的走通了仙凡界限。老尼当年抄录《天地流通论》时,从未想过能有今日。”
     “是众生的信任铺就的路。”蒯迪元笑着点头,“没有凡人的期盼,没有修士的接纳,没有龙族的相助,物流堂走不到今天。”
     琼楼前,昆仑掌门与各派长老早已等候。当蒯迪元取出玉简,月光照在玉简上,符文亮起,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泛起金光。掌门颤抖着接过玉简,声音里满是感慨:“千年了,仙界终于认可我们了……而这份认可,是靠一个个包裹送出来的,是靠一次次签迎来的,不是靠争斗,不是靠炫耀。”
     蒯迪元望着远处,月光下,派送弟子们的身影正化作点点流光,散向昆仑的四面八方,像一颗颗播种的星。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派送,是凡间修行体系向仙界递出的名片,是流通之道跨越界限的证明。物流堂的网络,早已不是简单的“快递线”,而是连接不同世界、不同生灵的纽带,是让信任与理解得以流动的河道。
     返程时,月色已浓。蒯迪元走在雪地上,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的轻响,与丹田内因果道印的转动声奇妙地合拍。他想起使者临走时的话——“仙凡两界的物流通道,或将为你们敞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凡人的祈愿能送到仙界,仙界的恩赐也能传到凡间,而这一切,都将从物流堂的一个包裹、一张符纸开始。
     灵堂的灯火在雪夜里格外温暖。蒯迪元铺开新的路线图,在最上方添上“仙界”二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月亮和玉简。林风凑过来看,发现他在图的边缘画了许多小人——有修士,有凡人,有鲛人,有仙官,他们手拉手围着一个乾坤箱,脸上都带着笑。
     “师父,这是……”
     “这是以后的路。”蒯迪元放下笔,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图上,“流通之道,说到底是‘人的道。只要还有人期盼,还有人托付,我们就继续送下去,从昆仑到四海,从凡间到仙界,让每个包裹都能找到归宿,让每份心意都能抵达远方。”
     月光如水,漫过灵堂的门槛,照亮了“物流为骨,流通为魂”的门规。远处传来穿云符返程的轻响,像一声温柔的签收,在寂静的雪夜里,清晰而坚定。蒯迪元知道,这只是开始,物流堂的故事,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继续书写下去。
    喜欢。
  

第37章 仙界订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