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就算他们聚集起来叛乱,想要镇压下去也相当简单。】
     【比起关注流民,还不如关注关注那些世家大族、处理处理士人党人、增加一些财富来源,比如卖官……】
     【至于说叛乱,那还是那些地方大员、或者蓄养了大量私兵的世家大族更值得警惕提防。】
     嬴政只觉得不可思议。
     流民这么影响朝廷治理天下的存在,东汉的这群人竟然能够放弃不管?
     他们在想什么?
     要是流民无所谓,只要他们无法攻破朝廷的军队、只要朝廷还能镇压下去,就可以不在乎他们的话——那朝廷还建立严密的户籍系统干什么?
     闲的没事儿干吗?
     民户,一向是朝廷手中的核心财产。
     是的,对于一个朝廷、一个皇帝而言,最关键的是治下有人、手中有人。某种程度上,人口就是决定了一个皇帝权力大小的因素。
     如果皇帝治下的人都能被他如臂指使,都愿意听从他的安排,且人口数量远超他的敌人、包括世家大族手中的人口数量的话,那么皇帝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实际操作中不是这么简单,但这确实可以在理论上成型。
     所以,嬴政完全搞不明白这群东汉的皇帝们到底在干什么。
     官员们不那么在乎,确实可能是因为他们可能也觉得流民构不成威胁,缺乏组织,一片散沙;但嬴政以为,这更是因为官员们都是家族出身,有流民对他们本身又不是绝对的坏事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流民出现,朝廷丧失人口,但是地方大族大可以趁此机会填充自己的庄园!
     所以,官员们何必要过多关心呢?
     
     “世家大族当然要处理,但这和处理流民问题又不冲突。”朱瞻基翻了一个白眼,这完全就是可以二者兼得的事情,又不是什么二选一,处理一个就不能处理另一个了。
     倒不如说,流民和世家大族的问题相辅相成才对。
     因为朝廷不干人事儿、天灾不断、地方豪强各种搅和,导致百姓不断丧失土地,只要不愿意成为佃户,就会变成流民——
     成为流民的人,最终有一小部分幸运儿能够获得新的土地;大部分人只有两条出路:继续流浪,或者老老实实去依附豪强。
     因而,不论如何,最终真正的获益者只有一个:地方豪强。
     百姓自然是全然的输家,是彻头彻尾的无望;而朝廷,虽然看起来还能支撑,可实际上却一直在失去人口,失去力量。
     东汉后期说是要关注豪强大族,解决豪强大族的问题,进行压制,但是他们却不想着双管齐下,好好处理一下流民的问题,也算是斩断豪强们兼并人口的触手。
     朱高炽也清楚这并不冲突,但是:“东汉朝廷当时已经做不到同时处理两件事情了。”
     本身就一直存在并且日益严重的豪强问题,变成了地方割据;从中期以来的幼主导致的中央混乱,也一直未曾解决。而中央的混乱,更是给了地方可乘之机。
     等到一代代皇帝回过神来,终于能够看一看天下、理一理地方的时候,可操作的余地已经很小,且皇帝还都早死,时间上又不充足。
     反正走到汉灵帝的时候,东汉的灭亡几乎已经注定。
     当然,这不妨碍汉灵帝要承担加速东汉灭亡的责任。
    喜欢。
  

第106章 司空见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