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还没有找到能够保证君臣纲常的同时、还能够替代这些人的方法、对象。
     这样一来,那就只能捏着鼻子忍了这群东西呗……虽然很不爽,非常非常不爽。
     但是朱元璋其实也不是非常看好张居正的这一系列改革……当然,他不是否定张居正的功绩——事实上,要是能够亲眼见到张居正,朱元璋是一定要给他充分的赞美和欣赏的!这可是力求挽救大明的忠诚功臣!
     至于说什么摄政控制权力……那也不是不能无视掉的……
     但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那个时候的大明,即便真的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落实这些改革,也就是多一段喘息的时间而已……这种时候,除非举起刀兵,把那些霸占了大量田地和人口的大族砍上一轮,否则很难挣脱出一个缺口来。
     而这,显然当时的大明朝廷是根本做不到的。
     双方的捆绑……非常深。
     【这项改革其实在嘉靖时期就提出来了,是由内阁次辅桂萼提出,并尝试性推行;但是没多久,桂萼的改革就被杨一清等人强行阻止,不仅改革未能真正推行,他本人也不得不告老还乡。】
     【而到了张居正这里,他也决定要推行一条鞭法——无他,当时桂萼提出来这个改革,就已经是因为看到了明朝的现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嘉靖初年如此,万历初年则更是如此。】
     【至于说为什么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那基本上还是老一套,土地兼并,大地主免税或者逃税,大量百姓丧失土地,或者变成流民或者变成佃户,同样不再给朝廷缴税,最终,从根本上还在给朝廷缴税的人口就少了不知道多少,就算朝廷把税额加到更高,也填补不了空缺。】
     【更不要说,如今朝廷的财政支出还已经增长了不知道多少倍——皇室、宗室奢侈腐化的巨额开支,朝廷冗官冗员的俸禄,对外作战的军费、其中还要包括中饱私囊的部分……】
     【所以,不得不改,必须去改,改了不一定有多大效果,但是不改,那一定会死得更早。】
     【而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具体一点,那就是把以前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根据丁数和田粮摊派;赋役负担除了朝廷需要征收米麦,则一律折收银两;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现在可以选择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不再如以往那样通过粮长、里长办理,也就是从“民收民解”制,改为了“官收官解”制。】
     【这个改革,配合上清丈田亩,给朝廷找出了不少应该缴纳赋税的土地;同时,简化了赋税的征收条目,让地方官吏不再那么容易巧立名目,至少短时间内是带来了正面影响……此外,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增加了财政收入。】
    喜欢。
  

第962章 田亩·鞭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