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攥着手中的发言稿,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了缩在墙角的张老汉,只见张老汉的眼神有些躲闪,似乎不敢与他对视。
柳琦鎏心里顿时明白了,昨晚张叔还信誓旦旦地答应会支持他搞监督机制,可今天早上张叔的裤兜里却鼓鼓囊囊的——很显然,张叔也收了贿选的钱。
“柳哥,你别讲了。”就在这时,二狗子突然像幽灵一样窜到了柳琦鎏的身后,然后压低声音对他说,“我爹收了王老板八千块呢,还答应让我进工程队当工头。咱这村子里,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捞点好处啊?你现在搞这个监督,那就是跟全村人过不去啊!”
柳琦鎏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34;乡亲们,我知道大家都盼着改善生活,但这样下去只会让少数人得利,多数人吃亏。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的发展。如果大家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公平透明的选举规则,确保每一笔钱都能真正惠及村民。34;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村民们的眼神逐渐变得认真,似乎开始思考柳琦鎏的话。
34;柳哥说得对!34;一个年轻的声音打破了沉默,34;咱们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了,应该为子孙后代考虑。34;
34;没错!34;另一个村民附和道,34;以前的教训还不够吗?我们要改变现状,就得从现在做起!34;
会议室内原本热烈的气氛,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年轻的村民们积极地倡导建立选举监督机制,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确保选举过程的公平公正,避免出现不正当的行为。然而,与他们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年长的村民对这个提议却持保留态度。
在一片沉默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缓地开口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你们年轻人啊,总是想得太多、太复杂了。我们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啊。”他的话语仿佛给整个会议室带来了一股沉重的压力,使得原本就有些紧张的气氛更加压抑了。
紧接着,另一位中年妇女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设立这样一个机制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搞得这么紧张兮兮呢?”她的话引起了一些其他年长村民的附和,一时间,反对的声音似乎占据了上风。
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忧,年轻的村民们试图进一步解释设立选举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及其长远利益,但他们很快发现,在这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小村庄里,要改变现状并非易事。他们提出的观点如同石沉大海,未能激起更多共鸣。
会议继续进行,但关于选举监督机制的话题逐渐被边缘化,转而讨论其他更为实际的问题。最终,在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共识的情况下,这次会议不得不草草收场。村民们各自散去,只留下那些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在空气中飘荡。
在宁静的柳家村,一场看似平常的村委会换届选举正悄然发酵。村委会换届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村里的能人异士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分得一杯羹。
老陈和老王是村里最有竞争力的两位候选人。老陈为人和善,在村里人缘极好,多年来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老王则头脑灵活,在外面闯荡多年积累了不少财富,他承诺如果当选,会给村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两人都各自拉起了自己的队伍,村民们也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派,选举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村里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征地的风声。据说有一家大型企业看中了村里的土地,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工厂。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心里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尤其是那些承包了土地的农户。
李大爷就是其中之一。他听到风声后,立刻行动起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他就找来家里闲置的勾机,风风火火地开到了自己的承包地里。他从山上砍了一些树枝,一根一根地插在地里,嘴里还念叨着:“这些树枝,到时候说不定就能变成摇钱树呢!”
“爸,您这办法靠谱吗?”站在一旁的儿子小李有些担忧地问道,“万一人家不认账怎么办?”
“管他呢,反正现在大家都在这么做。”李大爷一边忙碌一边回答,“多做点准备总是没错的。”
隔壁的张婶也不甘示弱。她花了不少钱从外地拉来了一批果树苗,和儿子一起小心翼翼地种在地里。阳光洒在新翻的土地上,显得格外温暖。张婶一边浇水一边说:“儿子,咱们这可是下了血本了,等征地的时候,就等着数钱吧!”
“妈,我听说有些人用的是更聪明的办法,比如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儿子小张皱着眉头说道,“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
“别担心,”张婶安慰道,“咱们的果树苗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定能得到好的补偿。”
还有年轻的小赵,他更有主意。他四处收集黑枣籽,然后在地里密密麻麻地播种下去。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他忙碌的身影上。他得意地说:“这黑枣树长得快,到时候肯定能多赔点钱。”
“兄弟,你这方法确实不错,”旁边正在帮忙的朋友小刘笑着说,“不过你可得小心,万一被发现,事情就麻烦了。”
“没事,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谁会认真查呢?”小赵自信满满地回答。
一时间,村里的承包地里热闹非凡,勾机的轰鸣声、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田间地头,到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在用勾机平整土地,有的在细心地栽种树苗,还有的在耐心地播种种子。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丝不安。老陈和老王的竞选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随着征地风波的不断发酵,村民们的心思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征地中获取最大利益,而不是选举本身。这种微妙的变化,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选举氛围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未知风险的担忧。在这个冬季,柳家村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见证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场变革将如何影响每一个人的命运,仍是一个未知数。
喜欢。
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