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四十三)[1/2页]

田野的变迁 心飘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行大街的规划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各种大型机械发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城市发展的交响曲。然而,就在这热火朝天的建设背后,一场因拆迁补偿引发的风波却在柳琦鎏他们镇悄然掀起。
     尤其是柳琦鎏他们村邻村村北和村南的这两户村民的情况,更是让这场风波变得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村北的这户人家,拥有一所历经风雨沧桑的老宅子。这所宅子占地面积颇为可观,南北长达三十多米,东西也有十几米之宽。五间北屋整齐地排列着,虽然只是平房,但却别有一番古朴的韵味。房屋的结构独具特色,采用了砖和土坯混合的方式,这种传统的建筑工艺既保证了房屋的坚固性,又透露出一种质朴的气息。屋顶则是由木头房梁和椽子搭建而成,给人一种厚实而温暖的感觉。
     岁月的流逝在这所老宅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墙体已经不再平整,斑驳的痕迹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记录着时光的变迁。青苔在墙角和墙缝处悄然生长,为这座老宅增添了几分绿意和生机。房檐下悬挂着几盏破旧的灯笼,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仿佛是这座老宅的守护者,默默地诉说着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这家主人在市里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他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回家。然而,当他得知自家房屋即将面临拆迁时,他决定请个假,专程赶回来处理这件事情。
     他心里暗自盘算着,自己在市里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村里周旋。他认为,凭借这一优势,他应该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拆迁补偿款。
     这一天,阳光灿烂,春风拂面,给人一种温暖宜人的感觉。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拆迁工作组来到了他家。工作组的老李面带微笑,态度亲切地对他说:“大哥,您看,咱们这次的拆迁政策可是非常公平公正的。您这宅子虽然有些年头了,看起来稍微旧了一些,但按照规定,还是能获得相当不错的补偿呢。”
     然而,村北这户主人却对老李的话无动于衷。他双手抱胸,脸上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回应道:“老李啊,你就别跟我来这一套了。我这宅子的年代可久远了,它的历史价值可不是一般的房子能比的。就这么点补偿,怎么可能打发得了我呢?”
     老李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向那位大哥解释道:“大哥啊,您看这拆迁的标准都是统一规定好的,不能因为您的宅子比较旧就给您特殊对待呀。”
     然而,这位大哥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的脸色突然一沉,皱起眉头,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不管这些,反正要是不给我加到我满意的数目,这拆迁的事儿就别想谈成!”话音未落,他便猛地转过身去,“砰”的一声用力关上了门,留下老李一个人站在原地,无奈地摇了摇头。
     与村南那户村民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户人家的房子是一座三层的小高楼,不仅外观气派,而且内部装修更是豪华无比。站在楼顶,可以俯瞰到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而厢房的房顶上则布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犹如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院子里还有两棵硕果累累的果树和一个挂满了葡萄的架子,朱红色的大门显得格外庄重,门楼高挑,给人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户看似生活富足、幸福美满的人家,此时却满脸愁容,仿佛被一股沉重的压力笼罩着。
     拆迁工作组的人员刚刚踏入他家的门槛,主人便像是见到了救星一般,紧紧地拉住老李的手,满脸都是无奈和苦涩。
     “老李啊,你快看看我这房子!”主人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周围,“当初装修的时候,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啊!可现在呢,你们核算出来的拆迁款,连装修费用的投入都远远不够,更别提盖房子的那些钱了。这心里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我真的是太不愿意拆迁了啊!”
     老李看着主人那痛苦的表情,心中也不禁涌起一阵同情。他拍了拍主人的手背,安慰道:“大哥,我能理解您的心情。这太行大街的建设,那可是为了咱们村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啊!您这房子的位置正好在路中心,如果不拆掉的话,这路可就没法修了。”
     主人听了老李的话,眼眶顿时红了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喃喃地说道:“我知道这是为了村里好,可我这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他的声音充满了哀伤和无助,让人听了不禁为之动容。
     村里为此专门召开了村民大会,讨论这两户的拆迁问题。会场设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大槐树粗壮的枝干伸展开来,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村民们遮挡着炎炎烈日。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村北那户主人也太贪心了吧,居然狮子大开口,要那么多补偿款!”有人愤愤不平地说。
     “就是啊,这不是明摆着为难村里嘛!”另一个人附和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村南那户主人也挺可怜的,家里有病人,确实需要多一些补偿。”有人表示同情。
     “但这也不能成为他漫天要价的理由啊!”有人反驳道。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村干部站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要互相理解。村北的大哥,您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要补偿,也要考虑考虑村里的实际情况;村南的大哥,您家里有困难,我们都知道,但您也要为村里的发展考虑考虑。咱们都各退一步,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好。我们会尽量协调,争取让大家都满意。”
     村干部的话让现场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下来,村民们开始认真思考他的话。会议结束后,村干部们并没有放松。他们知道,这两户的拆迁问题不解决,太行大街的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于是,他们决定分别做这两户村民的工作,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村干部们首先联系了村北那户村民家,约好了时间上门做工作。他们敲了敲门,门开了,主人一脸警惕地看着他们。村干部们说明了来意,主人这才让他们进了屋。村干部们坐在破旧的沙发上,开始耐心地劝说主人。他们列举了拆迁对村里发展的种种好处,也承诺会尽量为主人争取更多的补偿。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主人虽有些动摇了。他还是说:“我再

第11章 土地变商楼 村民进高层(四十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