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光继续亮着。”
写完最后一个字,水晶忽然由银转粉,淡得几乎难以察觉,却持续了三秒才熄灭。
她怔住。
这是第一次,这支笔因她对顾逸尘以外的人产生的情感共鸣而亮起粉光。它不再只是洞察与回溯的工具,更像是某种回应——来自另一个灵魂深处的、微弱却真实的回响。
她合上笔记本,把它放进书桌抽屉,又取出一个素色信封,将那张全家福的打印件轻轻放了进去。她没写收件人,也没写寄语,只是在信封角上画了一个小小的“回”字,笔画完整,收尾利落。
第二天清晨,她去了趟老宅附近的旧书店。
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见她进门,笑着问:“又来找老物件?”
她点头,目光扫过一排排泛黄的书籍。她在一本《本地风物志》前停下,翻开目录,找到“清和苑”条目,发现其中一页夹着一张手绘的老宅平面图,标注着每间房的用途与建造年份。
她买下书,翻开扉页,发现背面有一行铅笔小字:
“1998.秋,守诺之始。”
和照片背面的字迹一模一样。
她指尖轻轻抚过那行字,忽然明白,这不仅是顾母的执念,更是她与顾家之间唯一的联结点——不是血缘,不是出身,而是对一段记忆的尊重与延续。
她抱着书走出店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湿漉漉的街道泛着微光。她没急着回家,而是走进清和苑后院,找到那株老桂树。
树皮斑驳,枝干虬曲,却依然挺立。
她伸手触碰树干,钢笔在包里轻轻震动。她取出笔,轻点树皮。
水晶泛起银光,耳边再次浮现那句低语:
“那年桂花开得最好……”
她闭上眼,低声说:“今年也会开得很好。”
她没再写什么,只是从包里取出一张薄纸,铺在树根旁的石台上,用钢笔在纸上画下一幅简单的图——老宅正厅,两盏灯,一盏在主位上方,另一盏在侧席。
她没署名,也没标注日期,只是在图下方写下一行小字:
“灯一直亮着,有人在守。”
她将纸折好,塞进树洞。
转身离开时,风拂过树梢,几片嫩叶轻轻颤动。
她走到门口,忽听身后传来细微的响动。
回头望去,那张纸已被风吹出树洞一角,露出图中那盏侧席的灯,线条清晰,墨迹未干。
她没再走回去。
而是抬脚跨出后门,阳光落在肩头,暖得恰到好处。
包里的钢笔安静地躺着,水晶在光下泛起一丝极淡的粉,像晨雾中初绽的花瓣。
她走进车里,发动引擎。
后视镜里,桂树渐渐远去,树洞中的纸片在风里微微晃动,仿佛一只不肯合拢的手,正轻轻招展。
喜欢。
第728章 真相渐明寻转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