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纱落在书桌一角,钢笔静静横卧在摊开的笔记本上,笔身微温,水晶泛着淡淡的粉晕。洛倾颜指尖轻点回车键,屏幕上最后一段文字定格——“他把伞偏过来时,我抬头看他,他睫毛上沾着雨珠,像藏着一整个城市的光。”她没有停留,也没有回看,只是将文档标题从“草稿”改成了“第一章:偏移三厘米的伞”。
她知道,这不再是零散的情绪记录,而是一本书的开始。
呼吸比昨夜平稳了许多,思绪也不再如潮水般无序奔涌。她打开新文档,在页首写下“第二章:药碗前的沉默”。这一次,她没有急于动笔,而是轻轻旋开钢笔笔帽,将笔尖抵在纸面,闭眼低语:“我想再看一次,他为我吹药的那个晚上。”
水晶微光流转,纸面如湖面般漾起涟漪。画面浮现,却不再只是视觉的回放。她“听见”了自己微弱的呼吸声,感受到病房里空调的凉意,甚至捕捉到顾逸尘指尖轻轻摩挲药勺边缘的小动作——那是他紧张时才会有的习惯。
她睁开眼,迅速落笔:“他没说话,可药勺上的热气歪了三次,每一次都因为他吹得太轻,怕烫着我。我半梦半醒,听见他低声说‘再喝一口,声音低得像是怕惊扰什么。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最深的在意,是连呼吸都放轻。”
文字流淌得越来越顺,像一条终于找到河道的溪流。她不再执着于按时间顺序复述事件,而是以情感为线索,串联起那些曾被忽略的细节。写到云岭小学那一段时,她回溯了顾逸尘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的画面,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柔软——那不是怜悯,是一种久违的、近乎本能的温柔。
她写下:“他弯腰的姿势很认真,像是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事。阳光落在他肩头,孩子仰头看他,笑了。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这个人不只是我的光,他也愿意照亮别人的世界。”
正写着,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顾逸尘发来的消息:“昨晚没睡好?”
她愣了愣,随即回:“在写点东西,睡得晚了些。”
“写什么?”
她盯着屏幕,指尖悬在键盘上,犹豫片刻,发了一句:“关于我们。”
消息发送出去的瞬间,她竟有些心跳加速,像学生时代偷偷写日记被撞破的心情。可对方没有追问,只回了一个字:“好。”
她笑了,把手机扣在桌上,重新拿起钢笔。这一章,她想写“初遇”。不是在公司走廊递咖啡的那次,而是更早——重生后第一天,她在街角咖啡馆外,第一次看见他站在晨光里,抬手松了松领带,神情疲惫却依旧挺拔。
她启动回溯,想捕捉那一刻自己的心跳。可水晶光芒忽明忽暗,笔身竟微微发烫。她皱眉,意识到金手指的共鸣强度在提升,情绪越浓,回溯越深。她索性闭眼,任由记忆牵引——
她看见自己站在马路对面,心跳如鼓,几乎想冲过去喊他的名字。可她忍住了。那一刻的克制,不是胆怯,而是重生后的清醒:这一次,她不想再做默默注视的影子。
笔尖在纸上划出流畅的弧线:“我看着他,像看着失而复得的太阳。我没有跑过去,也没有喊他。我只是站在那里,确认自己还活着,确认他还在这条街上,确认这一世,我不会再错过。”
写到这里,她停顿片刻,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他当时,真的毫无察觉吗?
她重
第853章 书籍创作的顺利进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