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在包里震得发烫,洛倾颜的手指贴着皮革内衬,掌心压住那股急促的颤动。水晶的红光透过包缝渗出,像一滴凝住的血。她没回头,只是将肩带往里拢了拢,脚步未停。
顾逸尘站在轨道旁,正低头翻看技术报告。她走近,声音压得极低:“那个记者,还在。”
他抬眼,眉峰微动。
“红绳,铜铃,录音笔握在左手里。”她顿了顿,“他在等我慌。”
顾逸尘合上平板,目光扫向片场入口。那人已不在原地,但地上半枚模糊的鞋印还湿着,雨水顺着檐角滴落,在印子边缘敲出细小的坑。
“你要怎么做?”他问。
“不开火,先点灯。”她笑了笑,“开个会吧,就现在。不澄清,不解释,咱们聊点别的。”
他盯着她看了两秒,忽然轻扯嘴角:“你比我还像制片人。”
媒体接待区十分钟内重新布置完毕。白墙前多了块投影幕布,桌上摆了三台录音设备,一字排开,像是某种无声的宣告。记者们陆续落座,有人低声议论,有人举着手机偷拍。洛倾颜坐在正中,钢笔别在衣襟,笔帽朝上,水晶正对着镜头方向。
提问很快开始。
“有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您在抢修过程中多次打断技术组判断,是否存在越权行为?”
她点头:“打断?有。但不是命令。”她打开随身平板,调出一段视频——是电工组长指着滑轮接口,皱眉说“这里受潮不能硬推”,而她蹲在一旁,正用绝缘胶带缠绕卡槽。
“我不是在指挥,是在配合。”她把画面定格,“他提出风险,我给出方案。最后拍板的是技术主管。这叫协作,不叫越权。”
记者一愣,随即追问:“可您的身份是顾总女友,这种‘协作是否会让团队感到压力?”
“压力?”她轻笑,“那天我爬上去试运行,手心全是汗。不是因为顾逸尘在看,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滑轮卡住,摄影机会砸下来。压力来自责任,不是名字。”
台下安静了一瞬。
“您认为,顾总对您的信任,是否掺杂私人情感?”
她抬眼,语气坦然:“当然有。他是我爱人,不是上级。但情感不能修好轨道,数据才能。他让我参与决策,是因为我提的方案通过了三轮安全评估,不是因为我晚上给他煮面。”
有人笑了,紧绷的气氛松了一丝。
“那您觉得,爱情和工作,能分清吗?”
“分不清的,才要更努力去划线。”她指尖轻点桌面,“我们开会不牵手,讨论预算不撒娇。他批我的方案,是因为它合理,不是因为它出自我的手。爱情是私事,项目是公事。我们尊重彼此,也尊重这份工作。”
话音落,短暂沉默。
角落一个记者突然开口:“您刚才说‘我们,是不是意味着,您和顾总在工作中已有固定合作模式?”
她看着对方——正是那个戴红绳的人。帽檐压得低,但声音辨得出,刻意放得平稳,却藏着试探。
“是。”她不躲,“我们有默契,但没有特权。他信任我,是因为我从没让他失望过。”
那人没再问,低头记了什么。
采访结束,人群散去。顾逸尘从监控室出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声明草稿。法务部的措辞严谨冰冷:“经核实,洛女士职位任命符合流程,公司坚决反对将私人关系与职业能力混为一谈。”
第907章 巧妙应对媒体质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