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
那会儿闲得慌,刷到过不少熔金提纯的视频。
连带着教怎么做首饰,把金块变成镯子戒指的视频,也跟着看了不少。
真要动手做的话,他也掂量过。
像那种带铃铛,刻着“长命百岁”字样的长命锁。
光是那些弯弯绕绕的花纹,就得细琢慢磨好久。
边缘还得修得圆润不硌人,他这点半路看视频学来的本事。
肯定搞不定,想都不用想!
但要是做些简单的,比如普通金手镯,或者金戒指。
这些他估摸着还行,难度不是很高。
他自小就手巧,小时候在村里,别的半大孩子还在泥地里打滚时。
他就敢拿爹的小凿子,把捡来的木头疙瘩雕成小弹弓小木枪。
边角修得平平整整,比集市上卖的还周正。
打金虽说是细活,但只要有样子照着,简单的款式他有信心试试。
可念头刚冒出来,就被现实按住了。
没工具啊!
总不能拿家里的菜刀当锤子,拿灶台上的铁疙瘩当砧子吧?
金器软,又金贵,工具不对路可不行。
要么敲得歪歪扭扭,要么磋磨时蹭掉太多金粉。
那都是实打实的浪费,他可舍不得。
这么一想,周安唤出了系统。
眼前熟悉的淡蓝色光屏弹出来,他指尖在上面划了划,直奔那个“定向盲盒”的页面。
光屏上跳出搜索框,他在心里默念“打金工具”。
然后商品界面就跳了出来,一排亮堂堂的工具套装。
小到普通的细锉刀,大到台式抛光机。
铁砧子、雕刻工具、拉丝机和圆嘴钳等,都配得齐整,看着就专业。
东西齐全又好,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这一套打金工具,总共是六千积分。
这要是搁几十年后,可就省心多了。
随便揣着金子进了金店,里头的服务人员,客客气气接过。
问清想要做的东西,和款式的样子,没半晌就能给弄出个来。
手工费也不算太贵,寻常款式的,一克金子也就收个二三十块。
真要弄些刻花缠枝的复杂样式,顶多五六十块一克。
掏了钱就能把新崭崭的首饰揣走,哪用费这老些心思。
可眼下是啥时候?60年代的乡下。
别说打金首饰的手艺人,怕是连见过纯金的都没几个。
村里谁家要是有个金戒指,那都是奶奶辈传下来的宝贝。
得压在箱底最深的角落,逢年过节都未必肯拿出来亮个相。
谁见过有人新打金饰?
这年头手艺人是真稀罕,一般只有城里有。
城里老城区还有那么几家老铺子,不叫现在时兴的“金店”。
还按老叫法,叫“银楼”或是“首饰铺”。
门脸大多不大,黑黢黢的木头门,门框上的漆掉得七零八落。
不细看,还真容易当成寻常的杂货铺走过了。
通常就一个老师傅守着,这些老师傅,大多是打小跟着师父学的手艺。
手上都有真功夫,不光能打银器,金活儿也拿得起来。
只是这打金做首饰的营生,从来不敢敞开了干。
喜欢。
第377章 简直是太可惜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