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武力的社会,偏偏李勇就是那个武力天花板。
这让一大爷一口气堵在心口般,有点上不去,下不来,半晌说:“算了,王婶,人在做天在看,我希望你不要贪图秦家的粮食。”
旁边,三大爷来了一句:“真是有意思啊,老易王婶家丢粮食的时候没见你上心,确定粮食是秦枣偷的,也没听到你处罚,现在秦家人丢粮食,你说什么人在做天在看了,说白了他们家出小偷,丢粮食那是活该,是报应!”
“老王你就别多说了!”二大爷对三大爷说。
见到这一幕,一大爷心里忽然有种悲怆的感觉,他真的年纪大了。
许多事情不能按照心意走,大院逐渐脱离他的掌控。
自此,进王婶搜查是不可能的了,秦家只能忍下这个哑巴亏。
并且,秦枣的名声还就此坏掉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小偷。
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更大,秦家没有粮食吃,马上就要弹尽粮绝。
虽然食堂有一口饭吃,但那口饭只能活命,肯定会生病。
目前,秦家人还只是简单的饿瘦了,都没怎么脚肿。
但这样下去,他们家必然会饿得脚肿,甚至更厉害。
晚上,秦张氏在屋里感叹:“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没有粮食吃,我们全家都会饿死!”
“淑芳,你快想想办法啊。”
张淑芳咬牙,说:“行,我去想办法。”
说着来到外面,远远地看到一大爷走出大院去上厕所,摸着黑就抱了上去。
……
“淑芳,你等我,我拿一袋粮食给你,等下就说我们家的粮食也被偷了。”
两人约定,一大爷对张淑芳许诺。
“嗯,一大爷,谢谢您。”张淑芳把衣服穿好,低着脖子感谢。
半晌,一大爷回来,到家悄悄抱了一袋粮食出门,往外走。
和张淑芳会面后,没忍住,又动手动脚起来,解了张淑芳的衣服。
屋顶上,李勇瞧见这一切,嗤笑一声。
跳下屋顶,李勇大声喊:“有人偷粮食了!”
一石惊起千层浪,整个大院都醒了,大家都跑出来,把偷粮食的人层层围住。
李勇占了个绝佳的位置,没有上前,只是叮住他们,防止逃跑。
大家把人围住之后傻眼了,二大爷说:“老易,咋是你?”
“还有张淑芳,你这衣服咋穿这么乱,扣子都扣错了。”
张淑芳当即羞得脸色噪红,她刚刚慌忙穿衣,没穿好。
“我睡醒了刚刚出来上厕所,慌忙之间穿错了衣服。”她赶紧解释。
二大爷又问:“老易,你怀里抱的谁家的粮食?”
一大爷呛道:“当然是我自己家的!”
“大晚上抱着粮食出来做什么?”
二大爷也是愣,问到这里忽然反应过来了:“你送粮食给张淑芳,她陪你睡觉?”
“你别胡说八道!”一大爷被说得脸红脖子粗,当即发怒。
“得了吧,大家都看到了。”
许三观乐,没想到今天的乐子一件接一件,这也太刺激了。
这时,一大妈从人群里冲出来,无法相信地看着一大爷。
“老易,你把我们家救命的粮食拿给秦家人吃?”
见到一大妈,一大爷沉默了。
半晌才嗫嚅道:“他妈,我不是……”
“老易。”
一大妈摇摇头,上前从他的手中把粮食拿回来,没有说什么,回屋去了。
一大爷的精气神则瞬间下降一大截,好像失了和平一般。
大家看热闹,又在旁边嘀嘀咕咕,听得张淑芳脸皮发热,现在她们一家的名声是彻底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淑芳也冲回家去,把门关上。
接下来几天,张淑芳又想尽办法出去弄粮食,使尽浑身解数,甚至连和面对一大爷一样的方法都用出来,我现在哪有人上当?
要是平常时候花点粮食可能有人干,但现在是粮食买命的时候,谁可能为了这事儿,把自家的活命粮拿出来?
加上她们家名声又彻底臭了,谁也怕沾上她,把自家名声也搞臭。
也只有一大爷家粮食富裕些,身为大院一大爷,工资多,地位高,敢偷偷搞事。
五天下来,张淑芳还是没有借到粮食。
又过了半个月,她依旧没有弄到粮食。
至于秦老汉,秦张氏,就更不必说了。
一个月之后,也就到了9月底快10月份的时候,秦家人终于支撑不住了,全家都快要饿死了,他们以一大袋棒子面的价格把工作让了出去,全家人搬到乡下张淑芳老家,算是活了下来。
至于四合院的房子,那本来就是轧钢厂分配的厂房,自然也连带收回。
见到这情况,李勇当即回了一趟家,告诉爸妈这事,轧钢厂工作有空缺。
他们有没有什么亲戚适龄的,他可以帮忙运作,花点粮食安排进去。
至于城里的户口问题,只要在城里成功找到工作,便能轻易落户。
普通人难以落户的原因,就是根本找不到城里的工作,因为城里找工作的前提就是户口。
也可以说是个死循环了,形成城乡之间的隔绝,然而在困难时期,有粮食的话,这都不是事。
李农平和黄秀兰当即商量开了,片刻,李农平摇头,说他这边没有亲戚。
其实他有个大哥,还有个小弟,有许多侄子侄女,但是大哥和小弟跟李农平都不亲切,曾经很看他不起。
这种好事李农平自然不会以德报怨,不会透露出去。
黄秀兰迟疑片刻说:“勇子,要不把村长的儿子安排进去,那小子之前还跟你玩的好呢。”
李勇诧异,还以为妈会想着安排自己娘家人。
黄秀兰道:“村里儿子跟你关系好,安排他儿子可以拉拢王家一脉,主要是王建国说,你妹妹一直在村里当教书先生,名声很够,如果有可能,或者能继任下一任村长,就是名气不够。”
“我就想着,借这个机会,让村里看看咱们家的本事!”
喜欢。
第173章 秦家人离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