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代表着我们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这,就是‘土法炼钢精神的延续!是‘土味声波炮震慑宵小的实践!是我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也要把工业搞上去的决心!”
“今日之‘趴窝,非失败也!乃成功之母!它暴露了问题,指明了方向!它将激励我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正是大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失败中汲取教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光辉!”
一番话下来,说得是头头是道,慷慨激昂。
原本尴尬的气氛,硬是被他扭转了过来。
王大彪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没完全听懂,但感觉好像…很有道理?他挠了挠头,也跟着喊了一嗓子:“对!李先生说得对!咱不怕失败!接着干!”
其他人也被带动起来,纷纷附和。
林好站在后面,看着李墨涵的表演,嘴角忍不住又抽了抽。这老哥,不去搞传销真是屈才了……
阅兵的小插曲,在李墨涵的“理论升华”下,反而成了一次成功的动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墨涵趁热打铁,立刻将“实业兴邦”理论整理成文,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篇,在根据地唯一的报纸《黑风之声》上连载。他还亲自组织了“林大帅思想学习班”,召集各级干部和战士代表,深入学习领会“实业兴邦”的伟大意义。
一时间,“实业兴邦,科技强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大帅学习,为工业献身!”的口号响彻了整个黑北黑北行省自治区。
根据地的军民热情空前高涨,仿佛看到了工业化强国的曙光就在眼前。这股热情,也为后续更加困难的工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被忽悠瘸的)基础。
口号喊得山响,最直接的压力就给到了陈博文和他的“黑风科学院”。
“实业兴邦”嘛,那不得拿出点实在东西?
于是乎,各种带着浓浓“土味黑科技”色彩的项目纷纷上马。
机械厂那边,除了继续改进“龙腾”坦克,还得琢磨怎么仿制更多的武器零件,怎么提高机床精度。
化工厂那边,要研究怎么提高炸药产量和稳定性,怎么让那“臭味超级化肥”效果更好一点,顺便想想怎么处理那些五颜六色的工业废水。
炼油厂那边,催化剂虽然成功了,但产量还是跟不上,得继续想办法提高效率,还得研究怎么提炼出更高标号的汽油和航空煤油(虽然现在还没飞机)。
陈博文忙得像个陀螺,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瓶瓶罐罐和半成品。他头发乱糟糟的,眼圈发黑,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这天,他正对着几个刚招募来的外国专家唾沫横飞地比划着。
“看!看这里!”陈博文指着一个培养皿里绿油油黏糊糊的东西,兴奋地对一脸懵逼的德民帝国工程师汉斯和犹太化学家雅各布喊道,“这是我最新的研究成果——‘高产石油藻!”
汉斯推了推眼镜,小心翼翼地问:“陈博士…恕我直言,这…这看起来像池塘里的水藻?”
“不不不!”陈博文激动地摆手,“这可不是普通水藻!我改良了它的基因(虽然只是用土法辐射和化学诱变瞎搞),理论上,只要给它足够的光照和…嗯…特制的营养液(其实就是加了料的化肥水),它就能快速繁殖,并且!直接分泌出类似原油的物质!”
雅各布凑近闻了闻,一股腥臭混合着化肥的味道让他差点晕过去:“博士…这…这真的能产油?”
“当然!”陈博文信心满满,“等我解决了大规模培养的技术难题,咱们就能在戈壁滩上建满‘石油藻养殖场!到时候,石油要多少有多少!‘黑金将淹没整个世界!哈哈哈哈!”
汉斯和雅各布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困惑和一丝恐惧。他们觉得,这位东方科学家…可能有点疯了。
与此同时,一支由欧罗巴人组成的“商队”,正悄悄地越过边境线,进入了黑北行省自治区的地界。
喜欢。
第393章 龙腾二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