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场被称为“铁砧会议”的紧急动员结束时,维季姆的天空正飘着细碎的、肮脏的雪花。雪花落在烧焦的废墟上,很快就融化成黑色的水渍。
     陈博文博士第一个冲出会议室,他手里攥着一张被他自己画满了草图的餐巾纸,仿佛那是一份关乎人类存亡的设计蓝图。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一种混杂着科学家的绝望和被逼上梁山的疯狂。
     “绞肉机……绞肉机……”他喃喃自语,脚步踉跄地冲进了一片被炸毁的坦克坟场。
     这里是王大彪“胜利”的杰作。十几辆“龙腾二代”以各种扭曲的姿态堆叠在一起,有的炮塔被掀飞,有的履带断裂,像一堆被顽童玩坏的玩具。陈博文看着这些残骸,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这些都是他的“孩子”,现在,他要亲手将它们肢解,然后做成一口……棺材。
     “把所有还能用的炮塔都给我拆下来!”他对着身后跟来的几个技术兵吼道,声音嘶哑,“还有发动机!变速箱!完好的履带板!所有能用的零件,一个都不许放过!”
     技术兵们面面相觑,然后默默地拿起了扳手和撬棍。
     陈博文的计划,听起来很简单,执行起来却是一场噩梦。他要在维季姆东侧,沿着那条破烂的铁路,构建一个纵深三十公里的防御地带。这不是挖战壕,而是要将那些拆下来的坦克炮塔,半埋入冻土,伪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坚固的火力堡垒。再用那些报废的坦克发动机,带动简易的发电机,为这些火力点提供电力,甚至为探照灯供能。
     理论上,这能形成交叉火力网,让任何试图沿铁路推进的敌人,都陷入无休止的侧翼打击中。
     但现实是,每一颗螺丝都在跟他作对。
     “博士!三号炮塔的旋转机构卡死了!被炮弹碎片崩坏了!”
     “报告!这台发动机的缸体有裂纹,最多再运转二十个小时就会彻底报废!”
     “陈博士……我们没有足够长的电缆,就算熔了全城的铜,也不够铺设到三十公里外!”
     陈博文像一头困兽,在废墟里来回踱步。他用粉笔在地上画着复杂的函数曲线,计算着每一座炮塔的最佳射击角度,但下一秒,报告就会传来,他选定的那个位置,冻土层下面全是坚硬的岩石,根本挖不动。
     科学,在他面前,变成了一个笑话。他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用眼睛去观察,用步子去丈量,然后把那些珍贵的炮塔,像种土豆一样,随意地“种”在那些能挖得动的土坑里。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搞工程,是在搞玄学。
     
     与陈博文这边的“精准”折磨不同,王大彪的工地,则是一场充满了力量与汗水的、野蛮的狂欢。
     他把自己的第一装甲师,连同所有的战俘,混编成了一支史无前例的“劳改施工第一总队”。他自己就是总队长,而他的指挥部,就设在一辆报废坦克的车顶上。
     “都给俺把劲儿用在脚底板上!谁他娘的敢偷懒,俺就把他砌进墙里当砖头!”王大彪赤着膀子,挥舞着一柄工兵铲,唾沫星子喷出几米远,“挖!给俺使劲挖!大帅说了,要把这维季姆从里到外翻个面!让那狗屁元帅来了,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找不着!”
     数万人在他的咆哮声中,像蚂蚁一样在维季姆的废墟上涌动。
     他们没有挖掘机,王大彪就让人把坦克发动机拆下来,焊上钢缆和铁爪,做成最简陋的卷扬机,硬生生把倒塌的建筑废料拖走。
     他们没有炸药,王大彪就让人把缴获的手榴弹捆在一起,塞进建筑的承重墙里,用“集束手榴弹”搞定向爆破。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整座城市都在颤抖,仿佛在经历一场永不停歇的地震。
     翠花带着后勤的娘子军,支起了上百口大锅。锅里煮着糊糊,是用面粉、土豆、缴获的罐头,甚至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根树皮混合而成的大杂烩。味道不怎么样,但热气腾腾。每一个干活的士兵和战俘,都能分到一大碗。
     王大彪的战争哲学,在这里变成了建设哲学。简单,粗暴,但有效。
     他不是在挖战壕,他是在挖“城”。他命令部队沿着主要的街道,向下深挖,然后用爆破拆下来的水泥板和钢梁进行覆盖,形成巨大的、可以通车的地下主干道。再从主干道向两侧的建筑地下室延伸,挖出无数条毛细血管一样的通道。
     几天下

第442章 绞肉机的诞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