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呈强两口子,听说姥爷要回来,自然是高兴不已,连忙租了个车,从海兴县山后村,开了近两个小时,赶到了沧州市区,接姥爷回去。他们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当初,他们两口子,充当姥姥和姥爷的全职保姆,大舅和二舅,按月给他们发双份工资。但自从姥姥离世后,两人的工资减半了,只给开一份工资。伺候两个老人,开两份工资,现在只伺候姥爷了,可不只给开一份工资嘛。
但自从姥爷被接到了石家庄、沧州去生活,这大舅和二舅给开的工资,也就断了两个月。现在,姥爷要回来了,以后,又能按月开工资了,俩人自然是迫不及待的,要把姥爷接回来。
金双夫妇,如今的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大舅和二舅,给开的工资。他们之前在村上,开过小卖部,小卖部后来经营的不怎么样,就关门大吉。杨呈强又开始养花卖花,但也不怎么样,只能勉强维持罢了。他们的主要进项,还是大舅和二舅给开的工资,一个月,五千块钱呢。
鸣琴回到山后村后,国增开着三马子,载着妈妈春兰,一起来看望姥爷,国增打趣道:“姥爷,两个儿子家,你都住了,不去闺女家住几天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兰也随声附和:“对啊,从小,你们就疼儿子,偏向儿子,现在老了,还是偏向着儿子,也不去我那住,好让我也尽尽孝,伺候你几天。”
是啊,年迈的鸣琴,这才恍然大悟,这一辈子,自己去过大梨园村的次数,简直是屈指可数,更是从未在闺女家,好好的住上几天。现在,自己老了,还能活几年?还能活多久?自己干嘛,不去闺女家住几天呢?外孙女和外孙女婿,虽然把自己伺候的很好,但他们毕竟是外孙,是隔代人。
现在自己老了,快死了,住闺女家,让闺女伺候自己,这是天经地义,这是自古以来的孝道,要不然,自己当初生闺女干嘛?再说了,春兰家也是住在村上,跟自己的家没两样,住起来也方便习惯。
鸣琴当机立断:“走,去大梨园,我要去春兰家住几天。”
对于鸣琴要去大梨园住,国增和春兰,自然一百个愿意和欢迎。但金双夫妇却不乐意了,姥爷这才回来没几天,现在倘若又走了,那这个月的工资,大舅二舅,该怎么给自己结算啊?俩人以天冷,路上不方便,妈妈也年纪大了,照顾不好姥爷等理由,委婉拒绝,但鸣琴上来了脾气:“不行,我今天就得去大梨园。”
国增这才忽然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玩笑话,却断了妹妹两口子的财路,他不禁有些懊悔,刚才不该多嘴,但自己刚才的话,还真不是多嘴,他是发自肺腑的,希望姥爷能去大梨园村,好好住几天,安享晚年,也好让他这个大外孙,能守在身边,尽尽孝道。
当初,自己小时候,可是姥爷手把手的带大,教自己读书认字,教自己做人的道理。姥爷现在老了,姥姥又早已离世,他哪有不回报的道理。
众人一番商量之下,金双和杨呈强,这才勉强同意了,姥爷去大梨园村。金双开始收拾着,姥爷的衣物,日常用品,将他平时用的东西,装进了一个大包里。临走前,国增偷偷地,将金双叫到一边,小声的道:“就住几天,顶多一个礼拜,到时候,我再把姥爷送回来。”
“哎呀,大哥,咱姥爷想在那住几天,就住几天,住多久都行。”金双才不肯承认,自己的另有所图:“我主要是担心咱爸妈,他们年纪也大了,还照顾一个老人,老人照顾老人,别再把咱爸妈给累坏了。”
“这你放心,我每天都会去咱爸妈家看看的,有我在,你放心吧。”国增也不肯将话挑明,顺坡下驴,给金双面子,也让她吃颗定心丸:“一个礼拜,最多住一个礼拜,到时候,我一准送回来。”
“还送回来干嘛?”金双说着客气话:“你平时也挺忙的,到时候,我们租个车,去接咱姥爷。”
喜欢。
第327章 鸣琴晚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