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萧云骧看完悬赏诏书,并未过多在意,随手将其搁在一旁,又展开了第二封密报。
这是一份极为详尽的军情急件,事无巨细地记载了带嘤与弗朗西两国,停泊在黄浦江外的军舰情况。
眼下沪城竟聚集了三十多艘英法各式战舰,其中不乏千吨级别的风帆战列舰和护卫舰。
报告中,舰型制式、火炮配置、人员数目等数据,分条列举,清晰可辨。
尤为难得的是,末页还附有一则对联合舰队西犯兵力的推测——正值长江枯水期,部分江段水深仅三米左右。
敌军若执意西进,所能的调动军舰,唯有吃水较浅的四五百吨明轮木壳炮舰,或二百吨上下的浅水炮艇。
由此推断,其规模约为明轮炮舰二至三艘、炮艇六至七艘,加上武装拖轮与辎重补给船,总计十二到十五艘。
兵员五六百人,舰炮四五十门,并附有已查明的各舰指挥官姓名及大致履历。
萧云骧细细读完,心中既喜且佩。
得此密报,未来水上之战已褪去大半迷雾,在他胸中渐渐明朗。
“仲卿,”他以指节轻敲纸面,难掩赏识之情,“军情局竟有这等人才?如此情报,非深入军舰内部,不能取得。”
李竹青嘿嘿一笑,面有得色,随即把陈默的身世履历向萧云骧细细禀明,最后说道:
“全赖他那特殊的身份作掩护。加上他精通算学测绘,局里又给他特训过舰炮识别。如今那些洋船洋炮,他只消看一眼,就能把型号参数估个八九不离十。”
萧云骧思索片刻,神色郑重:“这样的人才,务必珍惜。他的安全必须万无一失。一切联络协助,务必慎之又慎,保密为上。”
“自然,”李竹青正色应道,“老赵此刻正在江南主持,早有周密安排。他那‘深海的身份,只有大王您、我和老赵三人知道。”
萧云骧点头,取来第三封情报。
这份关乎青庭动向: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桂良新近擢升为钦差大臣,近日南下皖南。
意在统摄两江总督骆秉彰、两广总督叶名琛,以及退守赣东北的巡抚陈启迈。
协调各方,拟配合英法舰队三路齐进,共犯赣北柴桑、赣中抚州、赣南赣州三府。
可谓来势汹汹,声势浩大。
萧云骧看罢,唇边掠过一丝讥笑:“果真是认了洋爹,腰板硬了,胆子也肥了,竟想反咬一口。”
李竹青从旁低声提醒:“大王不可轻敌。此番清妖新得不少洋枪,听说还有洋人教官,帮他们练兵。”
萧云骧一摆手,神色笃定:“嘿,我们连日苦练,也不是白费的。就算他洋爹亲自来,也必叫他撞得头破血流!”
话锋一转,他又问:“这些情报,可送给了左先生?”
“送信的弟兄过柴桑时,已另抄一份急送左军师。”李竹青利落回答。
萧云骧将情报置于案上,起身背着手,在书房中缓步踱了起来。
窗外,午后的阳光温暖,又极清澈,透过雕花木棂,在地砖上投下疏落影迹。
时入冬月,屋外池塘早已不似夏秋丰盈,显得清瘦而寂寥。天光毫无保留地倾泻,照得池水通透如琉璃,水面如镜,倒映着高天流云。
&nbs
第417章 惋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