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4章 能臣卫道士[1/2页]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狂野乌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日清晨,江雾尚未散尽,氤氲在水道与山间,如同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探马送来的军情称,骆秉彰部自徽州出发后,并未如预料那般,选择崎岖难行的徽杭古道来袭扰马当镇。
     而是从徽州府治歙县,经济宁、婺源,朝景德镇方向行进。
     这条路宽阔平坦,极便于大军携火炮辎重的推进。
     萧云骧听罢禀报,沉吟片刻,即命赵烈文起草文书。
     向左靖西通报全歼联合舰队之战果,并请其调驻湖口的第二十一师,向景德镇方向移动,协同完成对骆秉彰部的合围。
     军令既出,二人遂率警卫连离开马当,奔往十九师指挥所驻地。
     行至茅湾村时,日头已升得老高。
     晨雾散尽,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将村舍屋顶的残雪,照得晶莹闪烁。
     指挥所设于村中山麓的一座土地庙,庙宇依地势而筑,青灰瓦顶,檐下冰凌参差垂落,折出剔透碎光。
     庙门两侧灰墙斑驳,贴了一张西军布告,纸角在微风中不时卷动,发出细碎轻响。
     推门而入,可见正殿内,原先安放神像之处,已被改为作战指挥室。
     中央一张柏木长桌取代了香案,桌上军事地图铺展平整,四角压着镇纸,地图中央,则放着一柄军刀。
     两侧偏房悬着青布门帘,权作军官休憩之所。
     殿角铁炉里柴火正旺,噼啪作响,炉上坐着一把锡壶,白汽喷涌,驱散殿中的寒意。
     当值的,正是十九师参谋长钱开泰。
     见萧云骧一行人到来,他立即遣人外出,通报师长张秀眉与军师陶汉生。
     钱开泰原系骆秉彰帐下幕僚,湘省宝庆府人,举人出身。
     昔日奉骆秉彰之命,与王贵同守柴桑城。
     王贵战死后,经左靖西亲自相劝,方归降西军。
     他年约三十,面容清朗,目光明锐,颌下短须修葺整齐,通身透着读书人特有的矜持与儒雅。
     萧云骧与赵烈文在指挥室中落座,接过钱开泰递来的热水。
     萧云骧微笑,唤他的字:
     “韫之,张师长和陶军师去哪了?”
     钱开泰于下首坐下,回答清晰:“张师长一早,就往南面桃红岭勘察地形去了。陶军师此时,应在江边码头调度后勤物资。”
     萧云骧点头,等待间隙,颇觉闲适,便含笑望向钱开泰,语气舒缓:
     “韫之,你曾是骆秉彰帐下旧人,不如与我说说——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钱开泰略作沉吟,手指无意识地轻抚茶碗温热的边缘,声调平稳:
     “骆公今年已过耳顺,粤省花县人,道广十二年进士。”
     他稍稍停顿,似在梳理记忆,
     “初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掌撰记之事。后历侍讲学士、御史、鄂省按察使、湘省巡抚,至今官居两江总督。”
     坐于一旁的赵烈文忽然笑问:“粤省花县人?那岂不与洪天王是同乡?”
     钱开泰唇角微扬,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昔日在骆公幕中,同僚亦拿此事相询。骆公与洪……洪天王确系同县,两家相距不过八十里。”
     他略作停顿,续道,“然骆公年长洪天王二十余岁,且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余岁连捷中举人、进士,科场一路顺遂。”
     “与那位连秀才也未能考取的洪天王,并无甚么交集。”
    &

第434章 能臣卫道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