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接到朱元璋让他即刻回京的旨意后,心中明白,肯定是那些监视他的大臣在背后搞鬼。但他并不慌张,因为他坚信自己行事光明磊落,并无过错。
“谋士,看来有人在陛下面前进谗言了。不过无妨,本王身正不怕影子斜。”朱棣看着手中的旨意,神色镇定。
谋士微微皱眉:“王爷,话虽如此,但陛下如今猜忌心重,我们还是要做好应对准备。回京后,王爷务必言辞恳切,向陛下解释清楚整顿边境军备的真实情况。”
朱棣点头:“嗯,本王明白。传令下去,即刻启程回京。”
朱棣带着亲信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径直进宫面圣。
“陛下,臣朱棣奉命回京,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朱棣跪在朱元璋面前,一脸恭敬。
朱元璋看着朱棣,脸色阴沉:“朱棣,有人弹劾你在边境擅自调兵遣将,私自挪用军饷,意图扩充势力。你作何解释?”
朱棣心中大怒,但仍强压怒火:“陛下,这纯属污蔑。臣在边境一心整顿军备,发现军饷发放不及时,导致士兵训练懈怠,士气低落。为了尽快提升军队战斗力,臣才督促军饷发放,并未私自挪用。至于调兵遣将,也是为了加强边境防御,抵御外敌入侵。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心。”
朱元璋心中有些犹豫,他看着朱棣,试图从他的表情中判断真假:“你说的可都是实话?”
朱棣赶忙磕头:“陛下,臣句句属实,愿以性命担保。还望陛下派人彻查,若臣有半句假话,甘愿受罚。”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此事朕会派人彻查。你先回去,听候消息。”
朱棣心中明白,自己暂时还未完全打消朱元璋的疑虑。“是,陛下。臣告退。”
朱棣退下后,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朱棣能力出众,但如今朝廷局势复杂,他不得不谨慎对待。
在后宫,李萱得知朱棣的情况后,心急如焚。她深知朱棣若不能洗清嫌疑,不仅自身难保,还会影响到她在后宫的地位。
“孙贵妃,燕王如今面临困境,本宫不能坐视不管。你帮本宫想想办法。”李萱焦急地说道。
孙贵妃思索片刻:“娘娘,如今之计,我们可以让支持娘娘的大臣在朝堂上为燕王说话,证明燕王的忠心。同时,娘娘也可以找个机会,在女皇陛下面前为燕王求情。”
李萱微微点头:“嗯,这倒是个办法。只是,如何让大臣们愿意为燕王说话呢?”
孙贵妃说道:“娘娘,那些支持您的大臣,平日里受了娘娘不少恩惠。如今正是他们报恩的时候。娘娘可以派人去联络他们,告知他们燕王的情况,相信他们会出手相助。”
李萱立刻说道:“好,你立刻去安排。务必让他们在朝堂上为燕王据理力争。”
“是,娘娘。”孙贵妃领命而去。
李萱又想到,自己还需找个合适的时机,向马皇后求情。她深知马皇后在朱元璋面前有一定的影响力,若能得到她的支持,或许能帮朱棣度过难关。
不知那些支持李萱的大臣能否在朝堂上成功为朱棣说话,李萱向马皇后求情又能否奏效,而朱元璋在调查之后,又会对朱棣做出怎样的裁决。大明王朝在这朝堂风云惊变起,后宫斡旋求转机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支持李萱的大臣们接到消息后,立刻在朝堂上行动起来。
“陛下,燕王此次整顿边境军备,实是尽心尽力,并无谋逆之举。边境军饷发放不及时,燕王督促发放,乃是为了稳定军心,提升军队战斗力,此乃大功一件。还望陛下明察。”一位大臣站出来,言辞恳切地为朱棣辩解。
第615章 朝堂风云惊变起,后宫斡旋求转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