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2/2页]

此去直上青云路 卿岁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觉得二魁八字旺沈家,他们分明是想留下二儿媳妇最舍不得那个孩子才罢休。
     只有她最舍不得的孩子在沈家,她将来才会时常想着儿子、想着沈家,这样才会源源不断接济沈家。
     阴险、可耻!
     纵然觉得这老两口太可耻,可张三娘还是好声好气地讲道理。
     沈大魁也表示他已经六岁了,能帮家里干很多活儿。
     弟弟才四岁只能捡捡柴火,试图从现实方面去打动他们。
     可沈老头不但要占便宜,还不愿意别人戳破他。
     他发怒道:“再多说一句,你一个孩子也别想带走。”
     他算盘打得响!
     若是老二家的心肠够狠不管二魁,将来二魁这个男丁,也可以去服徭役,这样别的孙子就能留在家中。
     若是老二家的心肠软,愿意时常拿钱回来那自然最好。
     张三娘的牙都咬碎了!
     大雍的律法规定孩子是属于男方的,女子不论被休还是和离还是改嫁,孩子能否带走都要听男方的人怎么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男人死了的话就听公婆的,公婆死了的话还有丈夫的弟兄,弟兄也没有了还有男方的族人做主。
     总之只要是男方那边不松口,孩子你就绝对带不走,除非他们自己主动不要这个孩子。
     话语权在人家那里,张三娘怕他真的一个孩子也不让带,于是便死死抱着要说话的大儿子不许他出声。
     能带一个是一个!
     这边商定后去衙门交了庚贴,签了文书说明同意儿媳改嫁,同意大孙子随媳改嫁等等。
     然后李家那边的聘礼就送到了。
     除了说好的聘钱以外,还有柔软细致的棉布与喜服。
     银子张三娘是拿不到的,但是布匹谁也不能跟她抢。
     她用这些布熬了好几个大夜,给小儿子做了十身衣裳,再将最小的那身穿在他的身上。
     沈大魁也做了一身,总不好穿得破破烂烂去李家的。
     二魁的年纪虽然很小,但是听大人的话也隐隐有些明白了。
     “娘,你和大哥以后是不是不在家了?”
     隔壁石头他娘就是穿着一身红衣裳,坐上了挂着红布的驴车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二魁,你要记得娘不会不管你的,不会不管你的……”
     张三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抱着小儿子哭。
     沈大魁坐在一旁也是默默捏拳,他要早知道那两人打的这个主意。
     他……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他跟着上前去安慰弟弟:“二魁,你相信娘,也要相信哥,哥和娘一定会回来接你的。”
     张三娘的父母早就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的兄长也没忘记跑来占点便宜。
     又是闹又是骂地要分一半的聘礼钱,最后掰扯了半天也就要到两贯钱高兴离开。
     至于妹妹的心思那不重要,他甚至没给两个外甥带上两块糖来。
     从沈家离开的那天,二魁坐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在地上打着滚不要娘和大哥离开他。
     张三娘坐在轿子里手都掐出了血痕,恨不得下去直接把孩子抢走,可理智告诉她不能这么做。
     围观的妇人们却都满脸羡慕,别人都是穿着红衣裳,坐着牛车也就出嫁了,再差些的就自己背个小包袱走到婆家去。
     张三娘嫁到沈家是走来的,可再嫁却是被轿子给抬走的。
     这叫她们如何不羡慕?
     有个胖胖的妇人还道:“要是李巡检能瞧上我的话,我还带什么拖油瓶啊,我直接去现给他生十个八个儿子。”
     她身旁的男人笑道:“得了吧,人家李巡检今年都四十三了,哪里禁得住你折腾啊?”
     村子里的男人妇人们嬉笑着凑热闹,你一言我一语地调笑,至于当事人的悲喜则与他们毫无关系。
     沈大魁背着包袱一步三回头,直到见不到那个小小的身影。
     “娘,您别怕,李巡检是不用做粗活的读书人,他跟咱们村里四十多岁的男人不一样的。”
    喜欢。
  

第1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