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7章 崔阁老打赏乞丐也就这个价[2/2页]

此去直上青云路 卿岁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皇帝面前的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本想说吃点差的洗洗肠胃,没想到中午又是满桌子的珍馐海味。
     太子赵明拿着酒壶要给李瑜斟酒,李瑜忙起身道,
     “太子殿下,不敢不敢……”
     “欸,你随他去。”
     赵翊一把将李瑜拉着坐下,赵明斟完酒才笑着坐下听两人说话。
     “朕就知道让你去教许焕章是对的,这江浙不就立马从一动不动,到如今动得飞速了吗?”
     “子璇呐,让你称病这两个月,可真是委屈你了。”
     听说那京城里头装裹店的掌柜,最近老是去李家周围转悠。
     有时候为了抢位置还打起来,都妄想抢到这了不得的生意。
     还有那些镖局的。
     别问干镖局什么事儿,这落叶归根落叶归根。
     古代有钱人那棺材里多少好东西,几千里的路程扶棺回乡,没有点儿功夫厉害的镖局护送行吗?
     你说子璇这年纪轻轻的,难免有种被诅咒之感呐。
     “陛下言重了,微臣不觉得委屈。”
     李瑜不觉得自己的事儿是事,他只惦记着老二那边的事儿。
     “只是臣回来的路上,听说了山西汾州知府自尽一事,深感沈旦此人做事不够稳重。”
     “总是惹事让陛下烦心烦忧,不如还是……”
     不如还是将他调回来,这几个字还没等李瑜说完。
     就见赵翊笑着摆摆手:“启昭何时让朕烦心烦忧过,今早刚传回来的消息也不怪你不知道。”
     “太子啊,你去将沈启昭的那封奏疏拿过来。”
     原来那知府不是自愿想死的,而是府衙里的人强行将他勒死,然后再装成自尽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沈启昭之所以查出此事的不对劲,最后摸出此事的真相,是因为看到了汾州知府李鸣写的话本子。”
     话本子?
     李瑜默了默,这知府居然还有时间写话本子?
     不忙啊?
     他三国都断更老久了。
     还有读者专门写信来骂他呢,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啊?
     太忙了,忙完就想耍,哪里有时间写小说啊?
     赵明将话本子递给李瑜,示意他可以先看一看再说。
     李瑜翻开了话本子,这话本子的主人公是个满怀为民请命、造福一方抱负的知县姓李。
     和李鸣同姓。
     他在走马上任的头一天才二十一岁,而为首的老吏、刑房书吏、三班衙役都已经在衙门当了许多年的差了。
     交接公务的时候,这些胥吏们便抱来如山般的卷宗。
     用极快的语速和专业语录,还说着本地的方言,给主角汇报钱粮、刑名、徭役等事项。
     主角听得云里雾里,可又不想失了自己的官威,所以就只能不懂装懂地点头,挨了个大大的下马威。
     后来主角要重新清丈土地,打击豪强隐瞒田产。
     这些人表面上唯唯诺诺,领命而去。
     可实际上不是说天气不好、人手不足就是说账目需核对,等等理由拖延拒绝为主角办事。
     清丈前衙役故意透露给地方士绅,士绅便贿赂那些衙役称为土敬,衙役们丈量的时候就会故意放水。
     当清丈引发民怨的时候,衙役们还会将责任丢给知县,说他不近人情、苛待百姓等等。
     年轻的主角不但什么都没做成,还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
    喜欢。
  

第257章 崔阁老打赏乞丐也就这个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