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章 隐患与措施[2/2页]

谶龙 梦中惊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是...”
     “流民遗孤。”萧照凌站在窗前,“我教他们识字种田...算是一点点补偿吧。”
     “我母妃跟我说过,人这一生,总会真心对一个人好过,以前我以为是女人。”萧照凌笑了笑,“现在我选了这些孩子。”
     晨光中,萧照渊策马离去。远处的田埂上,一个人影久久伫立,直到尘烟散尽传来淡淡的低语:“老六,谢谢你来看我。”
     一月初一,皇城
     无极殿内,龙涎香青烟袅袅。秦帝背对着三位皇子, 正端详着墙上悬挂的《万里江山图》。御案上整齐摆放着三份奏折。大皇子的《秦河治理录》;二皇子的《雍州粮政》;六皇子的《北地流民策》。
     “知道朕为何召见你们前来吗?”秦帝突然发问,手指划过地图上蜿蜒的秦河。
     大皇子萧照轩上前一步:“儿臣等已完成父皇交代的差事,特地前来复命。”
     “不。”秦帝转身,目光如炬:“朕要听的不是你们做的有多好。”他重重拍在御案上,“朕是问问你们,这些政策,三年后会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殿内霎时寂静。秦帝鬓边又添了几缕白发,可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醒。
     “轩儿,你先说。”
     大皇子喉结滚动:“分流泄洪虽见效快,但...但每年需耗银六十万两。”他声音渐低,“若遇连年大灾,国库吃紧,那...”
     “说下去。”秦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儿臣建议建立河工粮储。沿秦河各郡县每年存钱粮十分之一,专供河道一切开销,如此可保几年秦河安稳。”
     秦帝不置可否,转向二皇子:“军儿。”
     萧照军俯身一礼:“雍州粮政过度依赖军威震慑,长此以往恐官民离心。”这位铁血皇子竟说出所有人都意外的话,“儿臣请求增派文官,在军屯的基础上加设教化所。”
     秦帝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最后落在六皇子的奏折上:“渊儿,你的流民政策,朕很满意,但....”
     “但改变不了民心。”萧照渊平静接话。“儿臣可派人教导流民织布耕种这些赖以生存的技艺,却难以扭转他们‘等要拿的长久积习。”他取出三卷画像,“这是儿臣命人所画的流民三代人的画像。”
     画卷展开。第一幅是衣衫褴褛的老乞丐。第二幅是其子,已经穿上工装但眼神中仍旧畏缩。第三幅则是其孙,在学堂执笔写字,眼中开始出现光芒。
     “儿臣估算,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根治乞讨文化。”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这期间若是有官员急功近利,以粗暴手段治理,恐怕....”
     秦帝突然起身赞叹道:“还是你看的最远啊。”
     窗外暮鼓响起。秦帝挥袖:“都退下吧。明日太庙祭祖,你们...都来。”
     三位皇子退出后,秦帝将三份奏折并排铺开,又取出一份空白圣旨。烛火摇曳间,秦帝提笔蘸墨,在圣旨上写下第一个字,“立....”
    喜欢。
  

第85章 隐患与措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