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风卷着血腥味南下,越来越多的蛮族小部落顺着格日勒的足迹涌向大秦边境。他们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带着被荒兽撕裂的残破家当跪在大秦防线外,用生涩的秦语哀求:“求收留...我们愿意归顺大秦...”
白起站在高台上,望着防线外连绵的难民,眉头紧蹙。身后案几上的军粮账册在风中翻动,每一页都记着日渐减少的数字。格日勒带来的几十万人已耗去三成粮草,再接纳这些部落,不出一月,大军就要断粮。
“放他们进来,粮草撑不住;不放,那些荒兽就在后面,拓跋烈会利用他们的尸身血肉培养新的血兽,到时候会更加难以对付。”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落在难民中那些青壮身上:“白帅,在下认为,或许不必全靠军粮。”他指向镇蛮关方向,“草原东侧有水有草,可以迁移大量百姓前往放牧。青壮编入格日勒旗下,协助巡逻。不过此事还需禀明陛下。”
白起眼中异动:“丞相的意思是让他们自食其力?”
“正是。”诸葛亮展开舆图,“拓跋烈屠戮的都是不愿归顺他的部落,这些人对他恨之入骨,正好可为我军所用。”他顿了顿,补充道,“让镇蛮关派军监管,若有异动,即刻镇压。这样既解决了粮荒,也多了数万生力军,何乐不为?”
白起盯着舆图上的河谷,终于点头:“就依丞相之计。”他看向身旁的传令兵,“传我令,凡来投的蛮族部落,缴械后入营。青壮统一编入骑兵营寨,按劳分粮。其余百姓统一安排前往东侧河谷居住。违抗者逐出防线,任其自生自灭。”
命令传下,防线外的难民炸开了锅。有人大骂秦军苛刻,有人却立刻应承。能有条活路,总比在野外被荒兽撕碎强。很快,青壮们跟着秦军前往营寨,妇女们抱起孩子随着队伍前往河谷。
格日勒听说后主动求见白起:“将军,我愿亲自前去河谷安抚,若有族人不服,我亲自处置。”
白起看着他眼中的恳切,点头应允。
帝都,皇极殿。
白起的军报在群臣手中传阅,羊皮纸的边角被捏得发皱。当‘迁移蛮族百姓至镇蛮关外河谷,‘青壮编军等字眼映入眼帘时,殿内顿时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陛下,蛮族骑兵天下闻名,若能为我军所用,南下之时必成利刃!”郭嘉上前一步,“镇蛮关外的河谷水草丰美,正好用于养马放牧,日后大秦的铁骑怕是要多出十万匹良驹!”
“可蛮族反复无常,几十万百姓入秦,若生叛乱,北境危矣。”
“不然,”贾诩目光扫过殿内,“如今蛮族百姓青壮编军,老弱妇孺皆安置在河谷,这等于掐住了蛮族的命脉。家人皆在秦境,蛮族骑兵怎敢反?”
萧照渊指尖叩着案几,听着群臣的争论,忽然开口:“蛮族骑兵善战,百姓善于养马,这都是实利。但要让他们真心归附,光靠牵制不够。”
他看向御案上的军报,声音陡然提高:“传朕旨意。蛮族百姓
第249章 恩威并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