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偏殿内,楚帝捏着北疆的密报,指尖在信纸上反复摩挲。蛮族溃败,大秦尽收草原部落,北疆已成铁板一块,而他大周费尽心机的偷袭,到头来只是劫掠了数座城池,连云州都没有拿下。
“陛下,”大太监王德全躬身递上茶盏,“三皇子在殿外求见。”
三皇子姬明一身素色锦袍,进来时正撞见周帝将密报揉成一团。他躬身行礼,目光落在那团废纸上,微微笑道:“父皇这是为北疆的事烦忧?”
周帝瞥了他一眼:“你倒是看得开。大秦扫清北疆,下一步怕是要腾出手来对付我们了。”
“急也无用。”姬明落座,语气平淡,“我们劫掠的粮草财物足够支撑半年血月关的军备了。云州虽未得手,却让云州损了元气。更重要的是...”他话锋一转,“改革已见成效,各地世家的封地被收回三成,郡县吏治焕然一新,这才是未来抗衡大秦的根本。”
周帝沉默。他知道姬明说得对。改革派步步紧逼,加上有他在背后支持,世家势力从根深蒂固到节节败退,那几位朝堂上都举足轻重的世家都开始闭门不出,朝堂上终于开始有了寒门的声音。可这胜利来得太险,就像踩着薄冰过河,稍一用力,就会坠入冰窟。
“前日绵州世家联名上书,说要清君侧。”周帝端起茶盏,指尖泛白,“他们虽不敢真反,却也在试探底线。再逼下去......”
“儿臣明白。”姬明打断他,“就像煮水,沸了就要晾一晾,不然会溢出来。”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指着绵州的位置,“儿臣已经暂停收回下派的官员,并允许世家保留部分盐铁经营权,但前提是他们得拿出粮草与马匹支援朝堂。”
“以利换权?”周帝挑眉。
“是互惠互利。”姬明眼中闪着精光,“他们要安稳,我们要军备。等边防稳固,秋收的粮草入库,再慢慢收拾他们也不迟。”他顿了顿,补充道,“拓跋烈死了,大秦腾出手是迟早的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国内,而非与他们内耗。”
周帝望着儿子那年轻却沉稳的脸,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些。他挥手让内侍退下,缓缓道:“当初夫子总说,你像只藏锋的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今,朕看到了。”
姬明笑了笑:“父皇培养的好,儿臣只是尽力而为。”
三日后,周帝下旨:各世家一月缴粮十万石,战马千匹,可换取三年盐铁经营权。
旨意一下,绵州的联名上书悄然撤回,各地世家主动送来良马。他们虽怕了朝堂的锋芒,也惜那点蝇头小利。
姬明站在城楼上,看着世家的粮车源源不断送入军营,对身边的谋士道:“等大秦南下的消息传来,这些战马粮草,足够消耗了。”他知道,这场与世家的周旋现在只能放下。而与大秦的对峙,才是真正的硬仗。至少现在,大周不能内乱。
 
第260章 改革与战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