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2章 暗战[1/2页]

谶龙 梦中惊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州府衙,诸葛亮看着满案的文书,眉头紧蹙。陛下旨意已到,命他全权处理六州之地政务,为来日计划打好基础。
     “大人。”一名负责户籍的年轻官员捧着厚厚的册薄,语气虽略带紧张,却条理清晰,“新占之地户籍初步已统计完成,流民登记造册者逾六万户。已按大人您的方略,就地搭建粥棚,分发粮种,并承诺其与陛下所免赋税一致。民心已初步安定。”
     另一名负责田亩丈量的官员接着汇报:“六州内无主荒地、前朝勋贵弃置田产已清丈完毕,数额巨大。已开始按‘军功授田与‘流民垦荒之策,分批授予有功将士及愿意安顿下来的流民。此举极大鼓舞了军心,也吸引了更多的流民返乡。”
     又一名负责司法治安的官员道:“各郡县仿照秦律制定的简易法令已颁布实施,严厉打击趁乱劫掠,欺压良善之徒,秩序正在快速恢复。原楚地低级官吏,经甄别,无大恶且愿意效忠者,多半观察留用,此举有效安抚了地方。”
     诸葛亮仔细听着,不时发问,关键处便提笔在面前的州郡地图上做出标记。他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目光依旧清澈而睿智。
     “做得很好。”他温和地肯定道,“不过,切记欲速则不达。安抚流民,重在公允。粥棚施粥,断不可中断,若有克扣贪墨者,无论何人,依律严惩,绝不姑息。”
     “丈量土地,务必细致,避免豪强隐匿,亦要防止贪官污吏欺压贫户。此乃根基,若根基不正,日后必生祸端。”
     “沿用旧吏,需加强监察,同时要从流民和本地寒门中选拔聪慧子弟,开办学堂,教以秦字秦律,培养我等自己的官吏。长远之计,就在于此。”
     年轻官员们纷纷躬身:“谨遵大人教诲!”
     诸葛亮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重新出现生机的街道和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身影,缓缓道:“陛下将此重任交予我等,非止于攻城略地,更在于收服人心。此六州之地,民风迥异,久经战乱,宛若久病之躯,需温和调理。”
     “我等在此所有一切,不仅是为了眼前的粮草兵源,更是要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认可大秦,更要让他们明白,大秦之治,非仅有雷霆兵锋,更有润物春雨。唯有如此,六州之地才能真正成为我大秦稳固的疆土,而非随时可能背叛的隐患。”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一众年轻官员:“诸位皆是我大秦未来栋梁,希望尔等秉公执法,勤勉任事。本官希望,未来看到的是粮仓充实,百姓安居,兵强马壮之象!”
     “必不负陛下隆恩!不负大人所托!”众官员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使命感。
     随着这些年轻官员被派往各州,诸葛亮的政策迅速推行开来。新政如同春雨般悄然滋润着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
     可刚稳定没几天,一封封紧急急报纷纷送到诸葛亮手中。他独坐案前,平日里从容淡定的眉宇间,此刻却笼罩着一层深深的疲惫与凝重。
    &nbs

第312章 暗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