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维核心网运行至第四百四十星周的第四十个星时,共生域的 “本源之树” 下多了一座古朴的建筑 —— 由林羽、冰璃、灵音与星衍族白发老者共同设计的 “双域文明传承馆”。馆身融合了源衍文明的暖金色符文与星衍文明的淡紫色星能纹路,屋顶镶嵌着 12 块来自跨域监测节点的能量水晶,阳光透过水晶折射出七彩光芒,落在馆前刻有 “守护为基,文明共生” 的石碑上,石碑旁的两株本源幼苗,一株带着共生域的淡绿本源光,一株裹着星衍域的淡紫星能光,正依偎着生长。
“这传承馆,是两域文明融合的第一站。” 林羽轻抚馆门的源衍符文,混沌剑胎的剑承纹与符文产生温和共鸣,金白色光芒顺着纹路游走,将 “剑守屏障”“跨域通道构建” 等源衍守护技术的影像,投射在馆内的第一面展示墙上,“我们要把这些年的守护经验、文明智慧都存放在这里,让未来的两域生灵,都能知道这段守护故事。” 剑承纹释放出一道能量,将他与虚无母巢决战时的剑招轨迹,刻在了展示墙的角落,成为守护精神的具象印记。
冰璃正蹲在馆内的 “数据中枢” 前,将《跨域守护典册》的初稿导入水晶数据库。典册分为 “威胁应对”“技术融合”“文明交流” 三卷,每一卷都标注着详细的参数与故事:“虚无母巢能量测算表” 旁,写着她第一次因紧张算错参数的小插曲;“跨域预警网络优化方案” 后,附着星衍族星能战士提供的星能适配技巧;甚至在 “共鸣曲谱” 页,还贴着灵音与和谐之鸟的手绘插画。“典册不只是冰冷的技术记录,还要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故事。” 冰璃笑着调出典册中 “双域协同防御” 的章节,屏幕上自动播放起当时的战斗影像,影像角落还标注着 “灵音共鸣波削弱效率提升 30%”“星衍星能箭精准度 98%” 等细节,“这样未来的读者,才能感受到我们当年的热血与默契。”
灵音则抱着和谐之鸟,在馆内的 “共鸣厅” 布置。厅中央悬挂着一面巨大的 “双域共鸣鼓”,鼓面绘着本源之树与星能之树交织的图案,鼓身缠绕着灵音亲手编织的 “光带流苏”,每根流苏都蕴含着淡绿色的共鸣能量。“只要敲响这面鼓,就能听到源衍共鸣曲与星衍星能曲的融合旋律。” 灵音轻轻敲击鼓面,淡绿色与淡紫色的声波在厅内回荡,和谐之鸟也跟着鸣叫,声波交织成 “双域友谊” 的符文,投影在天花板上,“我还把两域的童谣改编成了‘共生曲,以后孩子们来这里,就能跟着鼓点学唱,从小感受两域文明的融合之美。”
星衍族的三位星能战士则在馆后的 “星能工坊” 忙碌,他们将星衍域的 “星能雕刻术” 教给共生域的工匠,工匠们则用源衍文明的 “本源锻造法”,为星能战士打造蕴含本源能量的星能剑。“你看这把剑,剑刃用星能淬炼,剑柄刻有源衍符文,既能释放星能箭,又能激发本源防御。” 一位星能战士举起刚完成的剑
第455章 界传之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