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珍直接伸手给了孙士林的后背一巴掌。
“你个兔崽子,再敢编排你妈!看我不打你!”
孙士林无奈叹口气。
他很为他爸以后的命运担忧啊!
找到一个稳定的赚钱营生,又打算买自行车,最近都是好事儿,杨淑珍的心情非常好。
不知道是不是人容易乐极生悲,紧接着就发生了一件让杨淑珍非常匪夷所思的事儿!
老三在学校被老师给骂晕了。
老师让根儿跑回家,让杨淑珍去学校把老三领回来。
自从今年秋天开学,杨淑珍就把根儿和老三送到了学校。
学校就是村小学,只招收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六年级以后要去外村上学。
村小学只有两位教师。
这年头当教师的文化水平说是比一般人高一点儿,但是只是那么一点儿罢了。
他们一半是教师,一半是农民,平时该上课的时候上课,到了秋收的时候还要下地,有时候还叫着学生一起帮自己家的自留地秋收。
美其名曰:劳动锻炼嘛!
虽然是这种老师,但是出于对文化人一种天然的敬畏,杨淑珍对于学校的老师们都是很敬重的,秋天刚把孩子送去学校的时候也没少说客气话。
这年头,家长都舍不得给孩子买文具,一根铅笔用到只剩下两三厘米,也要往后面插一根小管套上接着用,买的作业本只舍得用铅笔写字,这样写完了还可以用橡皮擦掉。
橡皮其实也不舍得随便用,有时候用手指头擦一下也能掉。
只不过会留下一小块黑色的铅笔痕迹。
总之,在这个年代,很多孩子因为家里总是不给钱买文具而萌生辍学的念头,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穷。
与其在班级里做一个没有文具用的特殊学生,还不如回家背着筐捡牛粪开心。
所以很多孩子慢慢地就都不上学了。
杨淑珍家里这俩孩子还好,最起码现在杨淑珍生活条件好了,买个文具交个学费什么的,一点也不推脱。
正是因为这样,杨淑珍完全没想到,影响孩子上学积极性的居然是老师。
“孙呈越家的,你赶紧把你们家孩子带回去吧!你看看她,吓了我一跳。”头顶上已经一片荒原的秃顶老师孙胜利对匆匆赶到学校的杨淑珍说道。
杨淑珍看着站在老师旁边的老三,小脸煞白的,脑门子上都是虚汗。
“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儿啊老师?”不问清楚原因,杨淑珍实在不能这样领着孩子不明不白地回去。
“这孩子不遵守纪律,我就说了她两句,她居然就晕过去了!你说说,这要出点儿什么事儿,我怎么和你们家长交代啊!”
杨淑珍没说话,反而观察了一下这个孙老师。
老师手握粉笔教学,按理说手上应该有粉笔末,可是现在他不仅手上没有粉笔末,甚至还有一点湿润的泥巴。
看来这个老师又趁着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自己跑回家干农活儿了。
虽然杨淑珍在心理上能够理解,但是在理论上却接受不了。
为啥呢?
因为这些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村里是会给他们开工资的,既然给你开工资,你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趁着这个时间回家干自己的农活儿呢?
“老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杨淑珍直接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第46章 孩子被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