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29章 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2/2页]

至圣先师 泡泡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不识字的老百姓,对杜预好感依旧,但在读书人中间,杜预已然渐渐成为了“居功自傲”“胁迫朝廷”“老奸巨猾”“坐而养望”的代名词。
      一处私塾。
      砰!
      一个青年读书人,愤然而起,振臂一呼。
      “什么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
      “这里面,随便一个名字,都足以让读书人奋斗终生。”
      “连唯一真圣,都不敢说自己大成至圣,他杜预凭什么胁迫朝廷,封他为这名字?”
      一个理智的同窗,摇头道:“墨城,你不要冲动,事情还没有搞清楚。杜预功成身退,还在老家躬耕读书,这等居功不自傲的低调从容,乃是我辈楷模。如今朝廷要册封,这消息我料他并不知道。”
      “呵呵···”
      那青年冷笑连连:“朝廷给他封赏,他坚决不要,还扬言如果执意封赏,就逃出大唐,跑到外国去。这是朝廷不封吗?”
      “是他不要啊!这是沽名钓誉啊!”
      “可他不要,这不是文人风骨吗?”
      同窗也被深深激怒:“杜预要了,你说他居功自傲,他坚辞不受,你又说他沽名钓誉。左一个不是人,右一个还不是人。你到底要他怎么样啊?”
      青年冷哼道:“你太真,你不懂!杜预这是伪君子、耍心机、道貌岸然、道学先生!”
      “我看,你分明是文人相轻,哪怕杜预一个名声都不要,你也要想办法说他坏话,彰显自己与众不同!”
      两人吵了起来。
      后来,甚至变成了拳脚相加、砚台横飞。
      这一幕,不光在这私塾里,在各处学宫、学堂、府学中,都在发生类似的冲突和辩论。
      杜预,到底是不是道德完人?
      他推辞不受,到底是虚伪、假道学还是真心归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谁也说服不了谁。
      如同现代网络中,粉与黑,乃是并行不悖的两条平行线。
      爱之者,眼里只有杜预,哪怕称为大成至圣,也觉得不为过。
      但恨之者,却大骂杜预虚伪、伪君子、竟然凌驾在太宗、先帝的谥号之上,逼的朝廷给他“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的封号,乃是胸有山川之险,心有城府之深,此乃大奸似忠、大恶似直之辈。
      无疑,更多的中间派,在朝廷大肆宣扬、李泌范相收买的各种黑粉,疯狂捧杀杜预的运动中,对杜预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的称号,实在不感冒,敬谢不敏,敬而远之。
      杜预的人望,开始下跌。
      不少脱粉的,或者粉转路,路转黑的。
      特别在读书人、士绅精英阶层中,在有心人的反复炒作下,对杜预的反感、质疑开始甚嚣尘上。
      “大喜,大喜啊。”
      范相贼眉鼠眼,冲入了李泌书房。
      李泌淡淡道:“什么大喜?”
      范相眉飞色舞:“果然,天下四大智者,联袂认定的这计策,真的管用。杜预的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封号一出,举世皆惊,大唐很多士农工商,特别是读书人,对他好感度直线下降。很多人都厌恶杜预,称呼他为伪君子。”
      李泌冷笑道:“你以为,就凭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这个封号,就能黑杜预?”
      范相这才看到,他在纸上正在写一连串长长的名字和数字:“这是什么?”
      李泌肉疼道:“这是,我重金贿赂、收买大唐文人还有金额的名单。光是区区一个月,本王就流水般花掉了三百万两白银!”
      “三百万?”
      范相大惊失色:“这么多?”
      “哼,不然你以为,朝野对杜预的风评,为何转变如此之快?”
      李泌冷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唯有这些文坛的宿老、泰斗、领袖意见转变,才能带动他们的学生、弟子、门生故旧,对杜预的风评态度,也随之转变。”
      范相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黑杜预,就需要找水军?”
      “这些文坛领袖,便是黑杜预的主力?”
      李泌冷笑道:“老百姓不识字,他们的意见,不能算意见。唯有读书人、官员士绅的意见,才算主流意见。”

第929章 大成至圣朝先师先圣宣父太师隆道公文宣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