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3章 首轮县域干部整顿[2/2页]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爱跳的小袋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位干部现场抗议:“你们是不是变相搞问责?”

 熊浩然冷笑一声:

 “问责是纪检的事,我们只负责告诉你——你这张画像,在省委那边是空白。”

 “没有画像,就不能提拔。”

 “这不是威胁,是机制。”

 这番话直接打穿了在场所有人“制度就是风”的最后幻想。

 他们终于意识到:

 不是制度被推进,而是制度已经决定了你能不能往上走。

 与此同时,江陵却陷入了严重“制度执行空转”状态。

 制度推进办在江陵设立的“干部适配临时督导站”三天未收到任何数据上传。

 市组织部“以系统升级为由”拒绝开通数据端口,试图延缓节奏。

 省委制度推进办直接下达三级通报,将江陵市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由省纪委协调联动,启动问责预审程序。

 这场突击战的政治压迫感,迅速席卷各市。

 省委办公厅。

 许宏志主持制度推进组第二次协调会议。

 通报会上,直接报出岳西、江陵、衡洲三地制度适配率:

 ? 衡洲:68.1%,系统反馈完整,首批轮岗23人;

 ? 岳西:42.7%,组织系统反馈部分延迟;

 ? 江陵:7.9%,系统几乎空白,组织部未回应配套流程。

 许宏志放下文件,语气冰冷:

 “我不管你是谁的部下,也不管你背景有多深。”

 “只要你不适配制度,就不要再想升一步。”

 “你不信,尽管试试。”

 星城市,市委调度中心。

 赵斌拿着通报文件看完,不由苦笑:

 “书记,这一轮动作大得像‘地震。”

 “区县层面已经开始清人、重排班子了。”

 “有人说……省委是要把权力系统,从村一级开始重写。”

 李一凡没说话。

 他将眼神从窗外收回来,只说了一句:

 “县域,是中国权力系统最真实的触角。”

 “如果改革不落在县域,那一切都是表面功夫。”

 当晚,省委制度推进办内部工作群里跳出一条信息:

 “衡洲江阳区,完成首批轮岗调整。”

 “组织系统打分画像——已上线。”

 “干部适配指数自动生成,启用‘优先提拔建议算法。”

 这条消息截图,被许宏志直接发给了赵建国。

 赵建国盯着那张“干部画像雷达图”看了几秒,随后低声一句:

 “第一批种子,算是播下了。”

第483章 首轮县域干部整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