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哪来的回哪去[2/2页]

安西兵日记 凡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张克礼屁颠屁颠的走了,又过了两天,朝中关于杨舍人去军前的事再也没人提起了。
      烦了真的有点急了,怎么一顿打雷闪电没动静了?心急火燎的打听表弟,结果一无所知,又打听小仲,也没有消息,正等的心焦,他的调令没下来,元稹调令先下来了,出任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
      “真他娘的!”,元稹原本就是通州司马,正月接到回朝的命令,走了一个月回到长安,还指望能得到重用,现在又让回原单位上班,白溜达了一个来回。
      提着酒赶到白家,两个好基友正在饮酒作诗,元稹眯着眼拍着膝盖吟道:“……
      哭鸟昼飞人少见,
      伥魂夜啸虎行多。
      满身沙虱无防处,
      独脚山魈不奈何
      ……”。
      看着落寞无奈的老书生,烦了轻叹一口气,元稹一回头正看到他,大声招呼道:“杨贤弟快来,长乐兄吝啬,正愁无酒”。
      烦了上前给二人斟酒,羞愧道:“微之兄,此次是被我连累……”。
      元稹却举杯打断他道:“此次是我连累贤弟”。
      老白苦笑着举杯,“是我连累两位贤弟了……”。
      三人齐齐一愣,一饮而尽。
      烦了以为是元稹出头举荐自己犯了错导致的被贬。
      白居易则是因为他的老毛病,严绶兵败辱国,却死赖着不主动辞职,老白实在忍不了了,写了篇论严绶状,点名大骂他怯懦无耻,结果朝廷没处理严绶,倒把他的好基友一脚踹去了四川。
      两人都自责坏了元稹前途,元稹却也在自责。
      此次他进京是宰相李绛(进士出身)的手笔,因欣赏他的人品文采特调其回京,本来是好意,却没考虑周全,因为他喷人无数(骂最狠的就是宦官,其次世家),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李绛没铺好路就把他调回来了。
      而朝中另一位宰相武元衡是门荫出身(武则天后人),各大宦官也空前团结,都在使力让他滚蛋,其实就是被他骂怕了,李绛独木难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哪来的回哪去。他举荐烦了,朝中却迟迟没有回音,他便认为是因为自己导致的,也因此自责。
      烦了这几天也明白了,当今朝中有能力压住此事,并说服老李的也只有姑妈,遂将郭贵妃让他们给儿子做保镖的事解释了一下,最后叹道:“微之兄,我的事属实与你无干,是贵妃娘娘要留人……”。
      三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兜兜转转,原来都是自己种下的因,收获应得的果而已,遂举杯痛饮。
      饮至半夜,皆大醉,元白二人分别作诗一首唱和,让烦了也作一首,烦了就看不起这种拿自己擅长的事跟人比的,骂道:“洒家只会厮杀,不会做诗!”。
      老白怒道:“大好男儿,何故扭捏!”。
      元稹道:“可一舞代之”。
      烦了摇摇晃晃起身道:“洒家不善歌舞,曾于书上见过一首词,抄给两位兄长看”。
      老白大笑道:“抄的也可,也可……”,拉着元稹围到桌前。
      烦了趁着酒劲蘸墨下笔,与元白相比,他的字毫无体统可言,唯有一个特点,硬。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第69章 哪来的回哪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