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西州遗民[2/2页]

安西兵日记 凡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对于外行人来说进到这里是死定了,可三个老安竟能带着一行人找到泉水补给,据他们说这片沙海中不仅有泉水,还有许多湖泊和季节性小河形成的绿洲,还有几道峡谷,谷中水流潺潺草木丰茂,有成群的野骆驼和野驴等各种动物。听的烦了感叹不已,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人力何其渺小。
      远处偶尔有沙盗探头探脑的看一眼,又迅速远遁。这些人说是沙盗,其实就是一些溃兵或者部落争斗失败的野人,还有一些做了恶的逃犯,没了活路无奈窜入沙漠,盘踞于一些小绿洲,有什么吃什么,能活多久纯靠运气。
      沙漠中最危险的并不是沙盗,而是各种意外,比如毒蛇蝎子,迷路,错过水源,以及大沙暴,有时一场沙暴能刮好几天,商队全军覆没的例子数不胜数。
      得益于充分的准备和能干的向导,一路无惊无险,十一月初六,一行人终于走出大沙海,抵达西州蒲昌县。
      烦了有些疑惑,走的时候说顺利的话十天就能到,这一路这么顺利却走了十六天,你们是不识数还是带我在沙漠里绕圈子了?
      不过他也没追问,还特意嘱咐小玖安排人保护好这几个老家伙,没有他们,这条路是真的不敢走。
      离一座高处的烽火堡愈近,几名骑兵冲出,分别用突厥话和大唐话询问来意。
      小玖催马上前,神色倨傲的喝道:“大唐太子太师杨公游猎至此!本地属官速来迎奉!闲杂人等退避!”。
      烦了其实带着张老二给开的证明,可以用沙州观礼使者的身份,可他改了主意,西州乃是大唐州郡,老子是大唐太师,藏头露尾太过丢人,干脆报出名号,看你回鹘人敢怎样。
      几个骑兵不明白什么是太师,不过大唐两个字他们是听懂了,这么大的阵仗也估计不是一般人,交头接耳几句,一人策马去报信,其余人则恭敬的引路。
      向导民夫去到后队,众亲兵挺起胸膛满脸傲气,作为大唐顶尖人物之一,来这小小的西州当然用不着畏首畏尾。
      正行进间,一个百夫长带人赶来,恭敬的下马行礼,而后带路去往蒲昌县城。
      看着这一系列操作,烦了也只能暗自感叹,一不看公文印信,二不管兵甲器械,沙漠中走出一支武装力量就带着往老窝儿走,这心可真是够大的。(当然了,就算他们要检查公文或者收缴器械,烦了也没打算答应。)
      其实想想也不难解释,一是大唐威名,一直是诸部爸爸。而是大唐与回鹘的和平期太长,彼此敌意很淡。三是草原部落制度粗糙,许多方面本来就很不严谨,也没法指望他们敢冒犯大唐高官。
      途经村落,有人见大唐服饰,大声呼喊而去,不多时村内唐人飞奔而出,皆手捧干粮清水。
      族老拄着拐杖,大声呼喊,“大唐天使,朝廷还记得我西州唐人否?”。
      烦了催马走近,沉声道:“某非使者,乃大唐太子太师!尔等既自认唐民,因何不跪?”。
      族老一愣,小心道:“小人山野之人,不知礼数,敢问大官高姓大名?”。
      小玖大声喝道:“我家主人乃大唐太子太师!陇西郡王杨公!单讳一个凡字!尔等失礼!是要讨打不成!”。
      “杨大帅!”,人群一阵骚动。
      “竟是杨大帅!”。
      “是悟能大师……”。
      烦了脱去毡帽,巡视众人道:“今日需记得杨某!”。
      “大帅……”,人群拜倒,哭嚎震天。

第44章西州遗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