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巨变,对求学的公孙康等人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四人每日或耕读,或打猎,凭借杀贼一事在东莱郡也名扬郡县。
刘繇已经前去为官,临走之际众人大醉一场。
直至六月底,郑玄叫来众人。
“近日尔等的努力,我都看在眼中。”郑玄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子女和爱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徒弟自当努力,不负师父众望。”公孙康谦虚的回答。
郑玄大笑,胡子飞扬:“好诗句,待我等回来,刻于门前。”
太史慈惊讶的问道:“师父,我们是要去哪里?”
郑玄眼中露出悲痛,“吾曾师从伯真公(陈球),前几日伯真公入狱冤死,今日尔等随我前去吊唁。”
公孙康等人大惊,回身收拾行李。
一路无话,众人赶到徐州下邳国。
此时下邳国陈府,陈球的侄子陈圭正在灵堂中守孝,身后一同跪拜的是陈圭之子陈登。
郑玄等人前往吊唁,随后入府叙事。
公孙康打量陈圭父子二人。
陈圭四十出头,但已经须发皆白,眼睛不大,炯炯有神。
陈登年方二十,人生的倒是风流倜傥,但面色赤红,时不时咳嗽一声,仿佛有病在身。
郑玄叹息:“吾少时从学于伯真公,伯真公心怀大义,常感慨奸臣当道,立志还朝堂一个朗朗乾坤。唉,可惜一生为国的伯真公。”
陈圭愤愤不平,“当今圣上,识人不明,忠奸不分,枉为人君。”
陈登拉了拉陈圭衣袖,示意他不要乱说。
第22章:别吃生鱼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