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9章金融危机[2/2页]

澳洲风云1876 葡萄无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的到了市场崩盘最坏的时候,这就是有利的定海神针,会联同政府一起救市,务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政府和皇室的联手行动,在市场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过热的投机氛围消退,房地产业猛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报纸舆论和新闻社开始大力宣传风险意识,提醒公民关注投资风险。
      从26年底到28年底
      在有效的金融管控政策和逐渐完善的证券风险管控政策双重作用下,世界上最大的红河谷证券市场经历了上上下下波折之后,整体市值上涨178%,尚属正常水平。
      与之相比较
      伦敦证券市场在两年的时间内上涨443%,这吸引了世界上包括大洋帝国相当大一部分热钱流入,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热度。
      当时,一连串的暴富效应,吸引了无数的欧洲人飞蛾扑火一般的将资金投入伦敦证券市场,一时间的谓为壮观。
      《泰晤士报》曾经对此作出鲜明的报道;
      当报社记者在军舰街擦鞋时,仅14岁的擦鞋童热情的向他推荐橡胶园股票,并表示只要买到了热门天然橡胶园股票,简直比捡钱还容易。
      公共汽车上,地铁上,人们到处都在谈论股票,那些对股票一无所知的人被嘲讽为落后时代的老古董,弯??腰捡钱都不晓得。
      极度的狂热导致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在大洋帝国报纸舆论连篇累读的揭示金融风险的同时,英国的资本家和金融家开始了最后一轮的疯狂。
      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克林斯在内的英国学者,全都义无反顾的冲进这场金融豪赌中,投入数10万英镑的全部身家购买热门股票,坐等渔利。
      很多股民以20%的高息从证券经纪公司拆借资金购买股票,为此抵押上了所有财产。
      而证券经纪公司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利息只有6%~7%,从中可以获取巨额的利息差。
      这种乱象在大洋帝国证券交易所看不到,银行方面给予证券经纪公司最低的利息也有8.5%~9%,高的甚至达到10%或11%。
      而根据规定
      证券经纪公司不得以超出银行利率三成的水平,向股民赊销证券产品。
      超出部分视之为扰乱金融市场行为,以高利贷相关条款惩处,除了没收违法所得之外,还将处以高额罚款。
      到了29年底
      这颗金融风险的大雷在伦敦炸响,在黑色星期五中,伦敦市场整体狂泻不止,著名的英国普兹茅斯皇家海军造船厂,最巅峰时每股股票34英镑10先令,短短一个月后缩水到2英镑7先令,甚至连零头都不到。
      英属海峡殖民地马来西亚某天然橡胶园股票,从巅峰时每股19英镑6先令,一路狂跌到1英镑11先令,价值缩水了94.5%。
      红河谷证券交易所受到伦敦影响,第2天开盘后同样大跌,但是跌幅明显小于伦敦。
      在总体市值下跌一半后,便开始有政府和皇室资金入场救市,这极大的挽回了投资者的信心。
      虽然此后受到伦敦市场的极大拖累,红河谷证券交易所也是跌跌不休,但因为此前涨幅不大,总体情况要好上了很多。
      受此影响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性经济大衰退,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第1159章金融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