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1章 姚襄的忠义[2/2页]

谋晋 石头阿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立,不能立当告知于兄,兄自当给弟寻一立足之力,以报今日之恩情。”
      其实姚襄早有迁往东晋境内之意,受枋头、诫桥两次兵败影响,羌族的精锐基本上损失殆尽,若不是还有一个洛阳郡在自己手里,姚襄早就有退到东晋境内休养生息的打算了,所以今见谢尚主动邀请,姚襄十分的感动,但是他明白此时还不是南迁的时候,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赶紧返回?柰罚?苑乐管藿】赡艿耐蝗幌?鳎?虼艘ο骞虻囟砸ο逅档溃骸暗芩溆写艘猓?坏苤?恐诮栽?柰罚?智鼐?季菪聿??螅?厝煌?猜逖簦?逖裟说苤?季莸奈┮淮罂ぃ?逖粼偈В??柰繁厝徊槐#??俗迦耍?鼙匦肓⒓捶祷?柰罚?途?Ю铮?招硪槐穑?袢账托种链耍??侄山??螅?芄恢匦录?盍α浚?慈赵偻贾性??绞钡鼙厝蝗?χг?!
      谢尚没想到姚襄竟然如此有情有意,再回想自己的种种不作为,不由的泣不成声,二人在江边抱头痛哭之际,刘遁已寻得船只而来,谢尚登船之际,再次握着姚襄的手说道:“豫州之事,全赖于弟了。”
      姚襄一脸凝重的点了点头,谢尚登船之后,二人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待谢尚走远之后,姚襄才感叹道:“兄败之后,尚且可以有退处,而弟再败之后,不再要退往何处了…”
      因为此时的羌族领地只剩下?柰犯?逖袅耍?羰锹逖粼偈В?柰繁厝徊槐#?甲逡丫?搅俗钗O盏氖笨蹋??且蛭?绱耍??砸ο宀呕岱⒊鋈绱说母刑尽
      诫桥之败是极其惨重的,谢尚率领的是北伐大军的绝对主力,为了支持谢尚的许昌之战,殷浩不惜把防卫濮阳的一万名士兵和据守谯郡的一万名士兵也调往许昌,结果谢尚将这三万名部队主力全部损失殆尽,许昌一失,濮阳则成孤岛,戴施也不得不后撤,而谯郡也无法久守,所以陈逵也被迫撤军,进驻泗口的殷浩为了避秦军的锋芒,也不得不再度撤回寿春,北伐的战果几乎一夜之间全部归零,还白白搭上了三万余精锐士兵,面对如此惨烈的失败,难怪司马昱会当场晕厥。
      逃回京城的谢尚狼狈不堪,朝廷大臣也当仁不让的对谢尚发起了弹劾,面对群情激愤,谢尚大有被贬之势,谢尚是谢安的从兄,大家都同属陈郡谢氏,谢安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便搬出传国玉玺之事说情。
      这传国玉玺本是戴施冒着生命危险,从冉魏政权的蒋干手里连哄带骗的给骗出来的,然后又让何融带回京城,何融带回传国玉玺之时,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司马氏百年之夙愿终于得以实现,激动之余,皇太后褚蒜子亲自带着穆帝及群臣全部出城三十里地迎接传国玉玺的到来,并亲自到太庙向列祖列宗禀报,可以说是极其的隆重。
      这个功劳本来应该是戴施的,但是戴施尚在前线未回,朝廷也议定待北伐成功之后再论功行赏,现在谢尚闯下如此大祸,为保谢尚,经过谢安的动作,夺玺之功就从戴施换成了谢尚,戴施派何融送还京城就变成了谢尚指派何融送还京城,反正戴施没有士族背景,朝廷当中也没有人,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而谢尚则有强大的士族背景作后盾,所以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因谢尚夺玺有功,不但没有追究其责,反而授职给事中,赏赐轺车、鼓吹,以示奖励。

第231章 姚襄的忠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