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 年的第一场雪[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里,谁都不许带东西,赚点儿钱不容易,岁数都大了,攒着钱以后说亲用。”
      严巧珍一边做着饭,一边大声唠叨着。
      可这样的唠叨,谁都不会觉得烦,反而心里暖呼呼的。
      天满今天也在家,四个各家的长子自小就在一起玩,感情自然好的不得了。
      一会儿说着小时候的事,一会儿说着以后的人生计划。
      出来一趟,天生天会也涨了见识,不再和以前那样,只惦记田间地头那点事。
      “大哥,我以后也想学点儿东西。”
      这次出来,对天生思想上的冲击是最大的,尤其是看着李天明指挥着这么大的工程,还有在接待领导的时候,也游刃有余。
      “你要想学,就跟着我学看图纸,往后要是还有活,你带着乡亲们出来干。”
      李天生闻言连连摆手。
      “我不行!”
      李天明不是没教过他,可他实在学不会,看着图纸上那一道一道的线,就犯迷糊。
      上辈子,李天生结婚以后,去大柳镇的砖厂做了会计。
      他是初中毕业,能写能算。
      后来更是自学了会计的相应知识,虽然没考过证,却在这个行业干了一辈子。
      “那就好好想想,到底想学什么,你呢?天会!”
      这个堂弟前世在同辈兄弟当中,原也是个出类拔萃的。
      后来县城的企业招工,通过考试,去了化肥厂上班。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他这一辈子应该平安顺遂。
      可天不遂人愿,刚上班没两年,冬天夜里值班,煤炉子没弄好,一氧化碳中毒。
      人虽然抢救过来了,可却伤了脑子。
      五十岁的时候,又因为脑梗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
      重来一次,李天明只希望这个堂弟能躲过那场事故。
      “我?我想进厂上班,端个铁饭碗。”
      说着满眼都是憧憬。
      “你们小哥几个先别聊了,过来吃饭!”
      最后一道菜上桌,是李天明上次带来的野兔。
      李学军又拿出了他的存货。
      “今天是阳历年,你们几个也都喝点儿。”
      说着让天满给几人倒酒。
      “我先提一杯,今天是阳历1971年的第一天,希望你们每个人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好!”
      简简单单四个字,这便是长辈对晚辈,最好的祝愿了。
      “爸,妈,又下雪了。”
      李想突然大声说道。
      所有人齐齐的看向了窗户。
      屋外雪花飘落。
      1971年的第一场雪,下在了这一年的第一天晚上。
      “下雪好啊!瑞雪兆丰年,希望来年又是一个好年成。”
      灾荒虽然已经过去了近10年,但是那段记忆却深深的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饥饿的滋味,中国人再也不想尝试了。
      炼钢厂一食堂,李学成等人也在推杯换盏,喝得好不热闹。
      出来一个月了,每个人都惦记着家里。
      工程临近收尾,大家伙都在盼着拿到工钱,回家过一个结结实实的肥年。
      “来吧,时候不早了,大家伙喝了这杯酒,回去睡觉。”
      有人提议,众人纷纷响应,明天还得继续赶工,今天歇好了,明天才有力气。
      只有李学成闷不做声,因为李天明提前打过招呼,今天晚上,谁也没劝他酒。
      酒没喝痛快,心情自然好不了。
      “叔,咱回吧!”
      天立说着,过来要扶李学成。
      “起来!”
      李学成心里不舒坦,一把将天立推开了。
      “要走你们走,阳历年,还不让老子喝痛快了。”
      他这一声喊,食堂内立刻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
      “学成哥,这是咋了,跟个孩子发什么脾气?”
      一个学字辈的兄弟走了过来。
      “喝不少了,明天还得上工,学成哥,要不还是散了吧!”
      同辈兄弟来劝,本来李学成准备就坡下驴了,可偏偏这时候,有人说了句。
      “叔,天明哥说了,不让你多喝。”
      这句话就像是点燃了炮仗的引线,让李学成瞬间就炸了。
      “他说?且轮不到他管老子呢!”
      大声咆哮着,双手搭在桌子的边缘,用力一掀。
      恰好这时候,钢厂的领导走了进来,将这一幕看了个满眼。

第五十四章 年的第一场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