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章 计划外物资[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简单了。
     东西是做出来了,可市场根本挤不进去。
     市场虽然没有饱和,但那个时候,人们买东西已经有了品牌意识。
     再加上各地都有本土保护的相关政策,哪怕东西做得再好也没用。
     第一次创业失败,让李天明好些年都没再敢动办实业的念头。
     可现在不一样,很多知名品牌的电风扇还没出现,整个华北地区除了京城牡丹,没有第二家专门生产电风扇的企业。
     这么大的市场,哪个重生者能不眼馋。
     只要东西做出来,产品质量过硬,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牛哥,您说得没错,可这建设国家的积极性,总归是好的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呃……
     这小子拿话噎我。
     牛广志讪讪地笑了,没敢再说泄气的话。
     这年头,谁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会给自己招灾。
     别说电风扇了,去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山东有几个农民也曾嚷嚷着要制造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卫星。
     虽然都知道是瞎扯淡,但精神可嘉,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之下,谁敢说什么科学不科学的。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虽然已经被定性成了唯心,遭受了批判,但一直到现在,依然很有政治市场。
     那几个农民喊出要造卫星之后,报纸上还曾报道过,对他们的精神大加赞赏。
     电风扇总要比人造卫星简单吧!
     “说的是,说的是,建设国家就是要人人都出把力,精神可嘉。”
     牛广志也没打算劝李天明打消这个念头,又不关他的事。
     可是……
     “李老弟,我们厂的产品都是轻工业局下派的任务,属于计划内的生产指标,你要是想……只怕不行啊!”
     牛广志故作为难道。
     眼下全国一盘棋,电机厂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早在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去处。
     李天明想要电机厂的产品,而且还是民生类型的,根本不可能。
     专门组建一个生产车间,安排一帮工人,生产不在计划之内的产品,这不是开玩笑嘛!
     简单一句话,工厂是国家的。
     可李天明却早就有了对策。
     “牛哥,您刚才也说了,电机厂的生产任务都是计划内的,但不是还有计划外的嘛!”
     “什么意思?”
     李天明又递过去一支烟,这次先给牛广志点着了。
     “就拿我们村的养殖场来说,您觉得那些生猪、活鸡,包括鸡下的蛋,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呢?”
     这话还真把牛广志给问住了。
     别说国家了,就连海城物资局也不可能把一个农村集体养殖场的产出列入计划内。
     可问题是这些生猪、活鸡又是真实存在的。
     到底属于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牛广志也说不清楚。
     “这些就是计划外的,虽然不能完全自由支配,但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灵活一些。”
     接着李天明就把李家台子和钢铁厂结成互助单位,资源内部调剂的方案给牛广志介绍了一遍。
     这个时候,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还是十分僵化,但只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谁都不笨,立刻就感觉到像是被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既然李家台子养殖场的生猪、活鸡是计划外的物资,那么电机厂在完成了上级下派的生产任务之余的产品……
     “不行,不行,生产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上面统一调配的,没有物资……什么都做不了啊!”
     李天明笑道:“牛哥,这插秧还要补苗呢,电机厂的物资,难道就真的是可丁可卯的,生产过程当中一点儿损耗都没有。”
     这小子还真是把什么都给算计到了。
     “我不是主管生产的,这方面的事,我也不是很了解。”
     这事太大,根本不是牛广志一个后勤处小科长能做主的。
     “那我等您消息,明年我们村的养殖场要扩大规模,到时候这生猪、活鸡……”
     香饵已经抛出去了,就不信牛广志这条大鱼不上钩。 「今天第二更,继续求票票,大家帮帮忙,把这本书的成绩再往上顶一顶,谢谢大家了,今天还有!!」
    喜欢。
  

第一百四十章 计划外物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