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一章 村里又要开大会了[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事。”
     从王作先的办公室出来,虽然没得着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过想来也八九不离十了。
     这样一来,电饭煲这个项目也就可以操办起来了。
     午饭都没顾得上吃,李天明急匆匆地回到了村里。
     “你说要建厂做的那个……就是吴老师煮饭用的……叫啥来着?”
     “电饭煲!”
     “对,电饭煲,咋偏叫这么个名,不就是个煮饭锅嘛!”
     李学庆还是不觉得那玩意儿能有啥用。
     做出来的饭不如大柴锅香,还费电,搁家里就是个摆设。
     “叔,和您说实话吧,这个东西做出来,就不是给咱们中国人用的。”
     “不给咱们中国人用?还想给谁用,外国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外国人。”
     李天明没法给李学庆解释啥叫国际贸易,也解释不清啥叫外汇。
     只能用最简单的说法。
     “赚外国人的钱,您想想,把外国人的钱,赚到咱中国来,咱们的钱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外国人的钱是不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不是好事?”
     阿弥陀佛,叔,我不是有意糊弄你的。
     “你要是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把咱没用的破烂玩意儿卖给外国傻洋毛子,咱们富裕了,洋毛子穷了,好事,这肯定是好事。”
     叔啊!你这话要是让吴老太太知道的话,绝对会拿焊枪把你嘴封上。
     啥叫破烂玩意儿?
     “大概其就是这个意思,不过……”
     “别不过了,开会,现在就开会,还和以前一样,大家伙凑钱,把厂子建起来。”
     李学庆是个急脾气,知道能坑外国人更加积极了。
     “全体社员注意了,全体社员注意了……”
     这个时间,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做饭,听到又要开会,一个个的心里都在纳闷。
     昨天不是刚开完会嘛!
     咋又要开?
     总不能是账上的钱建桥不够,还要找乡亲们要钱吧?
     带着疑惑,乡亲们吃过晚饭,全都到了大戏台前集合。
     大喇叭里喊了,这次开会要全体村民都参加。
     连男带女,老老少少,一千多口子,都到了。
     戏台上已经摆好了桌子。
     李学庆和李天明坐在上面,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预感到,将要有大事发生。
     “都别吵吵了,安静,安静,咱们抓紧时间开会。”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天明,你先说。”
     李天明起身绕过桌子,走到戏台边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有啥用,是你自己不要的。”
     杜鹃听到身后有人说话,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妹妹杜巧。
     本来姐俩的感情很好,可自从逃婚的事之后,两人就变得剑拔弩张的。
     随着杜巧的年龄越来越大,关系也愈发紧张了。
     平时在家当着父母的面,杜巧也没少对她冷嘲热讽。
     杜鹃自知理亏,也只能忍耐。
     因为她,连累的杜巧今年18岁了,都没人上门说亲。
     杜立德倒是看好了一个,结果主动上门去说,人家直接回了一句:你们杜家的闺女,我们可不敢要,到时候去接亲,新媳妇跑了,我们家丢不起那个脸。
     “咋?我说错了?”
     杜鹃没回应,杜巧说得没错,是她不要的。
     原先觉得李天明这个人太老实了,被后娘欺负成那样,还不声不响的。
     自己要是嫁过去,也肯定受委屈。
     可谁知道,这才多长时间,李天明俨然已经成了李家台子的带头人。
     不但自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更是带着全村的乡亲一起过上了好光景。
     后悔吗?
     她肯定是后悔的。
     可后悔又有什么用。
     她倒是希望李天明把日子过得稀烂,可偏偏李天明不让她如愿。
     眼瞅着李天明已经飞起来了,而她却还在烂泥地里挣扎。
     心里是个啥滋味,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喜欢。
  

第二百五十一章 村里又要开大会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