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六章 村里要来大领导[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力,最后还是会弄得一塌糊涂。”
     今年回到中枢,恢复了组织生活和工作以后,老人主动请缨要抓经济发展。
     这些年在下面,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对现如今的生活满意不满意,他的心里一清二楚。
     在得知海城有个李家台子,不但在村里兴办集体企业,更是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为国家的发展创汇。
     老人自然十分感兴趣,早就想到李家台子来看一看。
     只是如今在中枢,关于李家台子模式的集体企业,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再加上恢复工作以后,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
     老人也需要理清思路,为国家接下来如何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摸索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这才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作先同志,你来说一说,这个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到底是姓社,还是打着集体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资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话如果是别人来问,王作先心里早就开始拉警报了。
     但如果是这位老人,他并不担心。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在中枢的一次会议上,老人还曾面对质疑的声音,为李家台子发声。
     “领导,让我现在就下定论的话,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事物永远是在不停发展的,今天姓社,未来姓什么,谁也说不准,但是,我觉得,全民参与,集体领导,按投入分配,产出除了改善自身生活,还用于家乡建设,与我党的政策并没有背离的地方。”
     老人闻言并没有做出评判,只是笑着说了句:“滑头!”
     车队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长甸河桥。
     “听说这座桥,也是李家台子的社员们集资架起来的?”
     “是,用的就是电风扇厂的收益。”
     老人闻言,笑得更加开怀了。
     经过长甸河桥,再往前就是李家台子的地界了。
     道路右侧是绿油油的稻浪,左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苇海。
     离村口再近些,便能看到路旁矗立着的两座厂房。
     “首长,咱们是先进村,还是……”
     “先去厂里看一看。”
     司机径直将车开到了车间门口。
     已经得到了消息的天生,听到外面传来的响动,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哥,你别坑我啊,我……真不行啊!
     按照李天明的主意,村里一切照旧,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今天会有中枢的首长要来。
     平日里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李天明此刻正在地里上工,厂里只有天生和张丽梅知道,今天会有了不得的大人物要来。
     很快,在海城市革委一行人的陪同下,老人走进了车间。
     他之前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做过好几年的钳工,对工厂里的一切并不陌生,甚至闻到空气中的机油味儿,还倍感亲切。
     “王主任!”
     天生连忙上前,目光偷偷地瞥向王作先身边的老人,顿时被吓了一跳。
     作为中枢排名靠前的领导,老人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报纸上。
     虽然和印象当中相比,要苍老消瘦了一些,但那张脸绝对不会认错。
     “您……您是……”
     老人面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点头道:“小同志,你好啊!”
     “您……您好!”
     看着老人主动伸过来的手,天生一时间手足无措,用力在衣服上搓了两把。
     “首长好!”
     李天明只是和他说,今天会有大领导要来,却怎么都没想到,会是面前这位。
     “不要紧张,我也是个普通人,有啥子好怕的,今天我们是不请自来,打扰到你们的生产工作喽。”
     “不……不打扰,欢迎,欢迎首长。”
     这个时候,厂里的工人们也都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王作先,他们是认识的,在他身边那位身量不高的老人……
     真的是他!
    喜欢。
  

第三百三十六章 村里要来大领导[2/2页]